第1584章 崔浩改制,崔袁交易(1/2)
袁熙放弃了对于渤海的争夺,反而是及时抽身而退,从而一举掌握了中山和常山两郡之地。
只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给他带来了一些喘息之机,改变不了他在这场争夺之中严重弱势的事实。
如果不是袁袭,又或者是崔浩,这两个都不赞同短时间之内再次刀兵,袁潭早就已经忍不住要打下去了。
袁袭、崔浩,这个时候不想另起刀兵,一来是出自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二来,就是考虑到名声的考虑了。
现在这两兄弟虽然在争,但是,至少上面还有一块遮羞布在。可如果动了刀兵的话,连这块遮羞布都直接不要了。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亲兄弟自己却先争个你死我活,直接光明正大的动开了刀子,四世三公的袁家,声望上的打击可不小。
而袁袭、崔浩这两个人,一个人是宗室力量的主要支持者,如今的袁潭,能够在这场较量之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最主要的功劳都在袁袭的身上。
如果不是从一开始他就得到了这一位的鼎力支持的话,就算是最开始有关于袁绍之死的那一关,都如够让他头皮发麻了。
如今,他虽然才是四世三公袁家的领头羊,是冀州名义上的主人。
可是,刚刚上位的他,可没办法像他的父亲那样,能够牢牢地掌握住袁家的那些人。
像袁圣这样的袁家人,愿意听他的袁,也是因为上面还有一个袁袭在帮他压着。
如果不是因为袁袭的话,老袁家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愿不愿意服他,这还真的是一个未知之数!
毕竟,袁圣、袁神,又或者是已经战死了很多年的袁洪,这几位都是那种性格桀骜不驯之辈。
而另一个人,则是如今河北世家的世家代表之一,想安稳下去的话,这个人也缺不了。
故而,在这两个人一起反对的情况之下,袁潭心中或许有一些不甘,但也只能够选择接受。
此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冀州也终于开始了全力休养生息的状态。
毕竟,时间拖得越长,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也就越大。
为此,在崔浩的主张之下,九品中正制,正式开始在冀州实行。
九品中正制,这一项制度,并不是崔浩第一个提出来的,早在赵匡胤还没有成为中原霸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陈群,就已经向曹操提过九品中正制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还只是一个非常简陋的初稿,也只是他最开始的一个设想,在各方面,都远不如如今崔浩提出的这么完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陈群用这个初稿的话,崔浩也不会想出这个制度,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个完善的版本了。崔浩之所以能够设计出这个制度,也是因为站在了陈群的肩膀之上。
而当初陈群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却并没有得到曹操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项制度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下来。直到这么多年之后的今天,在冀州被崔浩又一次提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