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改良过后的火器(2/2)
可他是怎么做到的?自己明明没有看到任何点燃火绳的动作啊!
蓝玉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他忍不住大声问道:
“雄英,你这燧发枪,怎么没见你点火绳就打响了?”
朱雄英头也没回,一边熟练地再次装填着弹药,一边说道:
“火绳装置太落后了,早就被我淘汰了。”
“我这燧发枪,用的是燧石击发装置,根本用不着火绳!”
听到朱雄英的解释,朱元璋和蓝玉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不用火绳?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现在的火枪,无一例外都是用火绳作为击发装置的。
使用时,先将火药和弹丸装入枪管,用通条压实。
最后点燃火绳,利用火绳点燃药室里的火药,进而引燃枪管里的火药,火枪才能击发。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火枪兵脸上都有火焰灼烧痕迹的原因。
因为药室里引燃用的火药,装多装少全凭经验,根本没有定数。
士兵脸上的灼伤痕迹越多,往往也说明这个士兵的经验越丰富。
如果真的不用火绳,那这些火枪兵脸上的伤,岂不是白挨了?
就在朱元璋和蓝玉还在震惊的时候。
“砰!”
第二声枪响,再次传来。
朱雄英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射击。
这时,朱元璋和蓝玉才注意到,朱雄英两次射击之间的间隔,竟然如此之短!
而且,这射程,明显比现有的火绳枪要远得多!
要知道,现有的火绳枪,射击距离比传统的弓箭远不了多少。
但就是这一点点的距离,在战场上,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这也是大明火器能够独步天下的原因。
可是,从朱雄英手中的这杆燧发枪来看,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不是火绳枪能比的。
朱元璋和蓝玉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距离,即便是草原上蒙古骑兵的骑射距离,也远远达不到!
虽然朱元璋经过连年征战,已经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
否则,他也不必安排那么多手握重兵的塞王了。
这些蒙古人被赶回草原后,贼心不死,时不时就要带兵侵扰边境。
这已经和东南倭乱,并称为大明的两大外患。
可现在,有了这种神器,即便是在草原上,面对蒙古骑兵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试想一下,当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还以为大明士兵拿着的是老旧的火绳枪。
他们固有的认知,会让这些蒙古骑兵进入火绳枪的射程边缘进行袭扰。
而大明军队,却拿他们没有什么好办法。
可现在,有了燧发枪,当这些蒙古骑兵还以为自己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时候。
“砰砰砰!”
成百上千的燧发枪同时开火,这些蒙古骑兵猝不及防之下,必定会中枪身亡。
那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光是想想,朱元璋和蓝玉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
朱元璋甚至开始幻想,大明军队装备了这种新式火枪之后,横扫天下的场景。
他的目光,变得炽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