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还有潜在祸端?(2/2)
就算皇帝真的落水,这些近侍和太监,也绝不可能让他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更何况,还有太医院,汇聚了天下名医。
区区落水风寒,竟能让一国之君丧命?
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其中充满了阴谋。
再往后,正德皇帝朱厚照无嗣。
文官们便从宗室中挑选了一个他们认为容易控制的嘉靖皇帝。
试图利用这个没有学过帝王心术的年轻人,来操控朝堂。
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嘉靖皇帝刚登基时,也是锐意进取,雄心勃勃。
开海禁,改革货币,整顿民生。
与朝堂上的文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文官集团猝不及防,一开始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很快,他们就展开了更加疯狂的反扑。
嘉靖皇帝,甚至差点被买通的宫女和太监,谋害于寝宫之中。
不过,那时的嘉靖帝,仍然没有屈服。
继续与文官集团斗智斗勇。
然而,随着嘉靖皇帝的八个皇子,陆续夭折,只剩下裕王和另外一个皇子。
嘉靖帝终于彻底心灰意冷。
开始沉迷于修道,不理朝政。
为了保护裕王,他甚至相信了文官们编造的所谓“二龙不相见”的谶言。
这才勉强保全了裕王的一条性命。
从那以后,文官集团对皇室继承人的选择,就更加“用心”了。
大明皇室,再也没有力量与文臣集团抗衡。
即使后来的皇帝信任宦官,重用宦官,也无济于事。
等到皇帝驾崩,一切都会重新洗牌。
每一次循环,都会让文官集团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确信他们能够凌驾于皇权之上。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
大明建国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也为了让各行各业重新焕发生机。
他制定了极低的税率。
尤其是商业税,甚至低到了三十税一,几乎等同于无。
即便如此,仍然有无数商人偷税漏税,想方设法逃避税收。
这些事情,朱元璋并非一无所知。
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可不是摆设。
至少在朱元璋在位的这些年,锦衣卫完全发挥了“天子耳目”的作用。
但他并没有对这些商人采取严厉的措施。
因为他希望借助这些商人的力量,来盘活整个国家的经济。
可万万没想到,最终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些商人,竟然敢与文官集团勾结,试图把持大明的江山社稷,为自己谋取私利!
朱元璋终于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问题就出在,自己对这些人,太过仁慈了!
总想着百姓太苦,需要休养生息。
却忽略了人性的贪婪,没有想到这些人会逐渐滋生出如此狼子野心!
蓝玉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依你之见,如今的大明,该当如何?”
朱元璋也死死地盯着朱雄英,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焦灼。
他迫切地想知道,朱雄英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化解这场危机,避免大明重蹈覆辙。
“爷爷,舅公,你们都是商人,心里应该都跟明镜似的,商人逐利,轻视国家。一旦他们手里掌握了足够的资源,哪还管什么王法?”
“皇室算什么?大明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