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铁锅炖大鹅(1/2)
朱元璋自登基以来,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般,感觉大明江山,竟真的有望传承千秋万世。
而这一切,皆源于眼前这个少年——他的亲孙儿,朱雄英。
想到此处,朱元璋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此时的朱雄英,亦再难忍受那冰冷发苦的茶水。
左右那些忌讳之事,已说得七七八八了。
朱雄英便吩咐下人,进来重新为三人沏茶。
待到下人将茶水换好,退出房间,朱雄英方才笑着对朱元璋、蓝玉二人说道:
“上次二位走得匆忙,醉得不省人事,倒是忘了问,那些味精,拿回去之后,用着可还顺口?”
朱元璋闻言,倒也坦然,捋了捋胡须,笑道:
“嗯,不得不说,乖孙这味精,当真是调味圣品!”
“咱原先请的御厨,手艺已是顶尖,可自从用了乖孙这味精,一个个都哭着喊着,要拜乖孙为师,想从乖孙这儿讨些味精回去。”
朱元璋这话,半真半假。
真,在于那些味精拿回宫后,确实令御膳房的御厨们惊为天人。
假,则在于那些哭喊着要拜朱雄英为师的,并非御厨,而是宝源局的火器匠人。
只是这些内情,却不便对朱雄英明言。
一旁的蓝玉,却是一脸的憋屈。
他的那份味精,被自家老丈人给“顺”了去,害得他这两日,吃饭都没滋没味。
朱雄英听罢,哈哈一笑:
“那可不成!这味精,可是我的独门秘方,还指着靠它挣钱呢!”
此言自然是玩笑。
味精虽能带来些许利润,但与玻璃器皿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说到此处,朱雄英话锋一转,道:
“时辰不早了,爷爷和舅公不如留下,一同用个午膳?”
朱元璋与蓝玉这才察觉,已是日上三竿。
朱元璋早朝时,被那不成器的废物朱允炆气得够呛,哪有心思用膳?
下了朝,便直奔朱雄英这儿而来。
蓝玉则因没了味精,觉得吃什么都索然无味,心心念念想去宫里蹭顿饭,
不料下朝后被自家老丈人拉到了此处。
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那抹意动。
朱元璋捋须笑道:
“既如此,那咱爷俩便不推辞了,多谢乖孙款待。”
蓝玉则直截了当地问道:
“雄英,咱们今儿个吃啥?”
朱雄英并没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来,道:
“爷爷,舅公请随我来。”
说着,便领着朱元璋、蓝玉,往另一处院落行去。
“喏,便是此处了。”
朱雄英指着一处灶台,说道,
“今日的午膳,便在此处解决。”
这是一处早已搭好的灶台,看样子并非首次使用,且灶台搭建的位置,
在一株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下,既不必担忧落叶,亦能遮阳蔽荫。
不得不承认,这是朱雄英精心考量后,所选之处。
“这儿有凳子,爷爷,舅公且先随意坐着,待我收拾妥当,再唤二位用膳。”
朱雄英笑着招呼道。
朱元璋、蓝玉点了点头。
蓝玉自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让他帮忙做饭,还不如让他提刀杀敌来得痛快。
朱元璋虽会些厨艺,但毕竟这是孙儿的家,不便插手。
朱元璋则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朱雄英。
从朱雄英的动作来看,显然并非首次操持此事。
由此可见,即便朱雄英不通民间疾苦,至少也是个知晓民生之人。
朱元璋看着自家孙儿,蓝玉凝视着自家外甥,二人皆盯着朱雄英忙碌的身影,
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笑意。
“鹅呢?杀好洗净了没有?速速拿来!”
朱雄英朝着下人扬声喊道。
“收拾妥当了,少爷!全都依您的吩咐办的。”
一名下人提着一只宰杀干净的肥鹅,一路小跑过来。
朱雄英笑骂一声,接过肥鹅,亲手用刀将其剁成大小适中的鹅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