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三叮嘱(2/2)
正好这时候,御膳房做的消食茶饮也端了上来。
太监总管刚要将茶饮端到三人面前。
朱元璋却冲着太监总管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了,咱让咱的两位兄弟陪着咱走走,还有正事要说。”
随后,朱元璋便站起身来,开始朝殿外走去。
徐达和汤和见状,也赶紧起身跟在了朱元璋的后面。
没过多久,三人就来到了朱元璋放置种子的地方。
打开袋子,黄澄澄的稻谷和麦子呈现在两个人的面前。
徐达和汤和一愣。
这就是皇帝陛下说的很重要的事?
这不过是一些寻常的种子罢了,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地把自己两人叫进宫来吗?
看到两人脸上诧异的表情,朱元璋对两人说道: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些种子,这些种子非同一般。”
“这可是关系着大明未来的国本,咱叫你们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件事。”
“稍后,咱会给你们一些种子,你们带回去,一定要用心伺候,还不能让别人知道。”
“至于种的地方,咱也帮你们选好了,就种到咱赐给你们的那些田庄里面就行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两人更加糊涂了。
这什么种子,居然能够让朱元璋如此郑重其事?
想到这里,两人都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走上前去,
从袋子里抓出一把种子,开始仔细查看。
这一看不要紧,就像当初朱雄英给朱元璋看这些种子一样,两人都被惊呆了!
别看现在两个人一个是魏国公,一个是信国公,但是出身一点都不比朱元璋来得高贵。
要说真有什么高贵之处,那也无非是两个人没有当过乞丐,要过饭罢了。
所以,对于农事,他们还是知道得挺多的,
自然也能看出来眼前的这些种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些种子和自己见过的所有种子都不一样,不仅籽粒饱满,
而且相较于普通的种子来说,也要大上一圈!
徐达拿着手里的种子,问道:
“敢问陛下,这些种子,究竟有何神异之处?”
朱元璋同样没有打算跟他们解释,而是告诉徐达和汤和:
“你们只管带回去种,到时候收成的粮食,一粒粮食籽都不要浪费,咱有大用处!”
看朱元璋说得这么郑重其事,肯定是什么了不得的种子。
于是,两人也不再多问,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人好好种植这些种子,
并且按照皇帝陛下的吩咐,绝对不会让外人知道。
“这里的这些种子,一共有两样,每样种子,咱会给你们一百斤,你们拿回去之后,一定一定要用心伺候,知道了吗?”
朱元璋再三叮嘱。
徐达和汤和再三保证。
随后,徐达和汤和便带着这些种子,离开了皇宫。
徐达和汤和两人,匆匆分别,各自回家。
从徐达离开之后,徐辉祖就在府里坐立不安。
桌子上的茶水已经凉了几次了,自己的父亲还没有回来,
徐辉祖的心也跟着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惊喜的呼喊:
“公爷回来了!公爷回来了!”
徐辉祖闻言,猛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并且朝着声音传出来的地方奔去。
只见徐达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仆人,
抬着两个袋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徐辉祖见状,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
从父亲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最起码今天是没有什么危险了。
徐辉祖不敢怠慢,赶紧迎了上去:
“孩儿参见父亲!看到父亲平安归来,孩儿就放心了!”
此时的徐达也是心情大好,拍了拍徐辉祖的肩膀,说道:
“不用担心了,已经没事了。”
听懂徐达话里面意思的徐辉祖,彻底放下了心。
随后,他就注意到了徐达身后的两个袋子,好奇地问道:
“父亲,您带回来的这两个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看起来还挺沉的样子。”
徐达没有回答,只是吩咐道:
“把这两个袋子搬到我的书房里去,辉祖,你随我来。”
说完,便迈步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徐辉祖赶紧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