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准备摊牌(2/2)
说话间,下人已将茶叶取来。
纪涛接过茶叶,硬塞到周管家手里,笑道:
“老哥您亲自跑这一趟,兄弟我心里过意不去。这点薄礼,您拿回去尝尝鲜。”
周管家象征性地推让了一下,便顺势收下,再次告辞。
临出门前,他压低声音,别有深意地对纪涛说道:
“我家老爷近日心情或许不佳,届时纪老爷还请留心言辞,莫要触了霉头。”
纪涛心中一动,连忙拱手称谢,目送周管家离去。
待周管家走远,纪涛立刻唤来心腹下人。
“你去悄悄跟着这人,看他还去了哪些府上。仔细些,莫要被发现了!”
下人领命,立刻悄然跟了出去。
就在这几方人等各怀鬼胎之时,朱元璋和蓝玉已然回到了皇宫深处。
朱元璋将手中装着精美玻璃器皿的盒子,小心翼翼地交给侍立一旁的宫人。
“仔细放好,莫要磕碰坏了咱的东西。”
宫人连忙躬身接过,捧着盒子退下。
朱元璋和蓝玉在宫人的服侍下,换下了那身商人装束,重新穿上象征身份的服饰。
换好衣服的朱元璋,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朱雄英关于藩王制度的残酷构想,对他冲击实在太大。
血腥,无情,却又似乎直指要害。
他不得不承认,若想朱家江山万代,这或许真是唯一的办法,尽管这办法让他心寒。
朱元璋看向侍立一旁的蓝玉,沉声问道:
“对于咱那大孙说的话,你怎么看?”
蓝玉闻言,心中猛地一紧。
陛下这是何意?试探?还是真要问计?
他思索片刻,小心翼翼地答道:
“启禀陛下,此等关乎宗室国本的大事,还需陛下乾纲独断。臣……只需遵照陛下的吩咐行事便可。”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声音里透着明显的不悦。
但他心里也清楚,蓝玉一个武将,对此等复杂的制度设计,确实说不出什么高见。
更何况,按照朱雄英的法子,除了继承爵位的藩王,其余宗室皆要贬为庶民。
自己对敌人狠,对贪官狠,如今看来,对那些不知收敛的淮西勋贵,也即将要狠起来。
但唯独对老朱家的自己人,他总是狠不下心肠。
想当初,亲侄儿朱文正守洪都立下大功,后来心生怨望意图谋反,何等大罪?
自己最终也只是将其圈禁,至今未下杀手。
造反啊!便是大赦天下都绝不赦免的罪行,自己却轻轻放过。
如今,要让子孙后代陷入那般残酷的内斗……
蓝玉见朱元璋再次陷入沉默,咬了咬牙,鼓起勇气道:
“陛下,依臣看,那小子……简直一派胡言!”
朱元璋沉默了良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
“胡言?”
“那怎么能是胡言呢?”
“这恐怕……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一丝无奈。
“是狠了点,无情也确实是无情。”
“可若是事事都讲情面,咱大明的江山,长久不了啊。”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咱想明白了。”
“朱雄英这小子的‘仁’和‘狠’,用在何处,他心里那杆秤,量得准得很!”
听到朱元璋这话,蓝玉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自点头。
确实如此。
朱雄英的“仁”,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才提出丈量土地,推行一条鞭法。
而他的“狠”,则是对准了那些贪官污吏,对准了欺压百姓的勋贵权势。
这般手段,这般心性……
蓝玉心中暗自嘀咕,这小子真是天生的帝王胚子不成?
这治国驭臣的本事,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
“咱准备……”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语气斩钉截铁。
“和这小子摊牌了!”
“册立他为皇太孙!”
正在暗自思量的蓝玉,听到朱元璋这石破天惊的话语,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
这就直接册立皇太孙了?!
那太子殿下……不要了?!
蓝玉脑中一片混乱,一个更让他惊恐的念头冒了出来。
太子是皇上的儿子,自己是太子的妻舅,算是外戚。
可朱雄英……是自己的外甥孙!
皇上还在,太子还在(虽然病重),现在直接立皇太孙……
那我这个国公,将来算什么?
儿子还没当皇帝,孙子倒先成了储君?!
这……这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