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秦朝历险记 > 第218章 内外兼修

第218章 内外兼修(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免费阅读 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免费阅读 强制闪婚!偏执霸总追妻又跪又哭免费阅读 秘密仓库里的黄金岁月免费阅读 从穿越火影开始成为最强的忍者免费阅读 超无敌女友与超能力世界免费阅读 猴子,咱叫上杨戬反吧!免费阅读 从认购证开始缔造金融王国免费阅读 觉醒唯一治疗系后,我成神了免费阅读 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免费阅读

这一处决震慑了一批心怀不轨的官员,同时,那些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官员被迅速提拔重用,形成了良性循环。短短数月,官场风气明显好转,政令畅通,民心所向。

官员系统日益高效的同时,嬴渠梁也没有忽视对贵族势力的管控。秦国自变法以来,贵族势力虽被削弱,但仍然根深蒂固,若处理不当,极可能成为变法的绊脚石。

一个雨夜,商鞅在私下晤谈中,向嬴渠梁表达了忧虑:"陛下,变法以来,贵族势力屡有不满,暗中散布谣言,离间君臣。若不加以控制,恐成大患。"

嬴渠梁摇晃着酒杯,微微一笑:"武安君无需担忧。对付贵族,朕自有妙计。"他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对贵族,当恩威并施,既不可过分打压,激起反弹;也不可放任自流,坐视其坐大。"

商鞅好奇不已:"陛下究竟有何良策?"

嬴渠梁胸有成竹:"一方面,给予贵族优厚待遇,包括俸禄、封地等物质保障,让他们既得利益;另一方面,鼓励贵族子弟通过军功获取爵位,引导其为国效力,将其能量转为国家所用。"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邀请有才德的贵族参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增强其归属感;但也严禁贵族私下结党营私,一旦发现,从严惩处,不留情面。"

商鞅听罢,不由连连击掌:"妙哉!此策既安抚贵族情绪,又牢牢掌控大局,实为上策!"

次日,嬴渠梁召集主要贵族代表入宫,盛情款待。席间,他亲切地对贵族们说:"诸位世代为秦国栋梁,国家发展离不开你们的支持。朕希望与诸位同心协力,共创秦国辉煌。"

随后,他宣布了一系列优待贵族的政策,引得贵族们欣喜若狂,纷纷表示愿为国效力。但嬴渠梁也明确划定了红线:贵族必须服从国家法令,不得私下结党营私或破坏变法。

这一政策收效显着。大多数贵族被成功安抚,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少数不满分子也因缺乏广泛支持而难成气候。秦国内部日益团结,为变法成功和国家强盛提供了有力保障。

处理好官员和贵族关系后,嬴渠梁的注意力转向了如何进一步巩固君权,确保国家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发展。

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嬴渠梁站在高台上,远眺咸阳城的万家灯火,陷入沉思。商鞅悄然来到他身旁。

"陛下夜不能寐,可是有心事?"商鞅轻声问道。

嬴渠梁长叹一声:"武安君,变法已有成效,但朕仍忧心忡忡。朕已年过半百,身体每况愈下。若朕不在了,这变法大业,这强国之路,谁来继续?"

商鞅肃然起敬:"陛下高瞻远瞩,臣佩服至深。"他沉思片刻,"臣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巩固君权,确保变法不变:一,完善法制,使国家运行有法可依,减少人为干扰。"

"二,健全中央机构,强化君主对军政大权的直接控制,防止权力旁落。"

"三,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继承制度,确保政权平稳过渡,避免变法成果付之东流。"

嬴渠梁眼中精光闪烁:"好!立刻着手实施!"

不久,《秦律》编纂完成,将变法以来的法令规章系统化,使国家治理有法可依;中央机构调整到位,废除冗员,提高效率;继承制度也正式确立:太子由君主指定,继位后必须遵循前任政策方针,确保国家发展的连续性。

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权力交替时的不确定性,为秦国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嬴渠梁终于安心,相信即使他不在了,秦国也将沿着变法之路继续前进。

军政皆稳的同时,嬴渠梁并未忘记治国的根本在于民生。一个秋收季节,他微服私访,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生活状况。

回宫后,他立即召见商鞅,忧心忡忡地说:"武安君,朕刚从民间回来,看到虽然变法使国强兵强,但百姓生活仍有诸多艰难。若民不聊生,再强大的国家也是空中楼阁啊!"

商鞅深为感动:"陛下心系百姓,臣肃然起敬。臣以为,改善民生当从三方面着手:继续鼓励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丰收;兴修水利,防范旱涝灾害;建立常平仓制度,丰年储粮,荒年平价,稳定粮价。"

嬴渠梁点头赞许,又沉思片刻:"武安君所言甚是,但朕还想更进一步。"他目光炯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老制',让年老体弱者得到基本照顾,彰显我秦国仁政。"

商鞅为之动容:"陛下仁心仁德,天下百姓之福也!"

民生政策迅速展开。全国各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水渠纵横交错,灌溉良田;常平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有效平抑了粮价波动;养老制的推行,更是让老弱者得到了基本保障,赢得了无数百姓的赞誉。

一位老农激动地对邻居说:"秦王真乃明君啊!自变法以来,不仅国家强盛,百姓也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国君,值得我们效忠!"

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百姓生活,也赢得了民心,使秦国上下同心同德,为日后的强国大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随着内政外交的全面推进,秦国迎来了百业俱兴的盛况。

农田里,农民们挥汗如雨,耕种着肥沃的土地。土地改革让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连年提升。一位老农笑逐颜开地对儿子说:"以前种地是给地主种,现在是给自己种,能不卖力气吗?"

手工作坊内,铁匠们叮叮当当地打造着各种铁器。秦国的铁器制造技术领先诸国,不仅提供了优质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军队提供了精良武器。一名铁匠自豪地向商人展示新打造的铁犁:"这可是咱秦国的宝贝,一把铁犁,能顶三个壮劳力!"

集市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秦国与各国商旅往来频繁,市场繁荣。一位来自楚国的商人惊叹道:"秦国变化真大!街道整洁,市场繁荣,法令严明,实在让人钦佩!"

校场内,学生们朗朗读书,认真习字。嬴渠梁意识到,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先进的文化与人才。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教育,重点培养治国理政和军事人才。一位年轻学子热血沸腾地对同窗说:"秦国必将一统天下,我等当以此为志,为国效力!"

国力的提升使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日益巩固,威望不断提高。各国使臣纷纷来访,或求和,或结盟,或通商,秦国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个深秋的傍晚,残阳如血,映照着咸阳城的宫墙。嬴渠梁和商鞅漫步在御花园中,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武安君,"嬴渠梁停下脚步,望向远方,"自变法以来,短短数年,我秦国已从弱小诸侯发展为威震天下的强国。想当初,多少人反对变法,讥讽我等痴人说梦。如今,事实胜于雄辩啊!"

商鞅感慨万千:"变法之路,荆棘遍布。若非陛下力排众议,坚定不移,哪有今日之成就?"

"非也,"嬴渠梁摇头,"若非卿运筹帷幄,精心设计变法方案,又何来今日之秦国?"

夕阳西下,两人在橙红色的晚霞中继续前行。

"陛下可曾想过,"商鞅忽然问道,"百年之后,千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我等?"

嬴渠梁目光悠远:"武安君,朕不在乎后人如何评说。朕只在乎,我等是否真正做到了为民、为国、为天下。若百年后秦国强盛,百姓安乐,则朕死无憾矣!"

商鞅为之动容:"陛下高见!臣愿追随陛下,为秦国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嬴渠梁拍了拍商鞅的肩膀,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朕相信,我秦国必将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帝国,使华夏不再受战乱之苦,百姓安居乐业。这不仅是朕的夙愿,也是天下百姓的期盼!"

两人并肩而立,望着天边最后一抹霞光,仿佛已看到了秦国辉煌的未来。

风雨兴焉,民得其利;

舟楫济焉,商得其通;

耕者有田,农得其丰;

文武并兴,国得其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秦国之路,其命维新!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免费阅读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免费阅读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免费阅读 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免费阅读 这个王朝叫大兴免费阅读 一梦维艰免费阅读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免费阅读 秦末之霸王再世免费阅读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免费阅读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