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还需添减(1/2)
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长安城内起了薄薄的雾,雾气中还弥漫着一点淡淡的血腥气,让原本就关门闭户一整天的百姓们再次心生恐惧,不敢轻易的出门。
事实上,城中的禁令仍然生效,几道城门也关得严严实实,一个人都不准出城。
百姓们不敢随意走动,但群臣却不能闭门不出。
天没亮就有几十个宫中的小太监披星戴月的出宫去到了各个官员的府上通传,于是卯时不到,至少六成以上的官员齐聚在了朱雀门前,在得到了秦王的准允之后,他们进了宫。
只是,今天没有朝会。
皇帝还将自己关在两仪殿内,一整晚,除了宇文晔和商如意离开之外,那道沉重的宫门再没打开过,太阳渐渐升起,阳光应该也透过窗户照进了这座大殿,可里面仍旧一点声息都没有。
围在门口的大臣们渐渐的不安了起来。
尤其是看到包围在大殿四周的士兵,由那个壮硕如山的申屠泰率领,他的身上血迹斑斑,不知道到底沾染是谁的鲜血,可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问。
也顾不上去问。
哪怕前来通传的小太监一个个守口如瓶,这些眼睛都是油锅里熬过的官员也能从他们紧张的表情里读懂太多情况。
更何况,昨天城中几场混战,昨夜玄武门杀声震天,今天宫中的一切都是秦王和秦王妃在打理指挥,而太子和太子妃,还有齐王连一个影子都看不到,他们又怎么可能猜不出发生了什么?
只是面对门窗紧闭,整个透出一股沉沉死气的两仪殿,众人还是感觉到一阵头皮发麻。
该怎么办?
有人站在门口,谨慎的小声说道:“陛下,昨日太子、齐王和吴山郡公起兵作乱,已为秦王剿灭,为安文武百官之心,为安天下臣民之心,请陛下……”
说到这里,那人自己都噎住了。
说起来,这些官员们都是学富五车,平日里一开口便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可今天却都像被堵了嘴,哪怕开口的也是支支吾吾,词不达意。
毕竟,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也几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
他们更不知道,面对这件事,应该如何引经据典,去说服皇帝接受眼前的一切,并且顺利的退位让贤。
就在众人期期艾艾的时候,人群中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陛下。”
一听到熟悉的声音,众人纷纷退开两边,果然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佝偻的身影走到了大殿前,不是别人,正是纪泓。
汤泉宫一案之后,他借口年老多病,已经沐休数月,几乎不再上朝了。
看到他来,众人的心中更感苍凉。
毕竟当初皇帝登基时,前来请他的就是纪泓,没想到到了今天,仍旧是纪泓……
有些人立刻上前说道:“纪大人,您是群臣之首,今日之事,恐怕还是得您来劝诫陛下。”
“是啊,秦王殿下英明神武,理当册封为太子。”
“这朝廷中,有邪佞作祟啊。”
“纪大人,还是需要您来正本清源啊。”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纪泓没有接话,只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两仪殿的门口,看着那紧闭的殿门,听着里面无一丝声息的寂静,轻叹了口气,然后说道:“陛下,老臣纪泓,前来请辞,请皇上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啊?”
一听这话,众人都惊呆了。
却见纪泓慢慢的跪在了两仪殿前,哑声道:“老臣历经两朝,侍奉三帝,犬马齿衰,病骨支离,纵有心报效,亦恐力不从心,反误国事。”
大殿内依旧安静。
周围也是。
群臣们原本吵吵嚷嚷的,这个时候听到他这一番话,虽然都安静下来,可众人的心中却起了千层波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透出了异样的眼神。
而纪泓跪在殿前,低着头继续说道:“老臣唯一放不下的,是陛下。”
“陛下春秋已高,犹日理万机,宵衣旰食,焚膏继晷。老臣斗胆进言,龙体贵重,当顺四时之序,神器至大,宜择贤者承之。”
“老臣将去,惟愿大盛王朝千秋万代,永盛不朽。”
说完,深深的叩拜下去。
“纪大人……”
一旁走出了两个消瘦的身影,俯身扶起了纪泓。他老泪纵横的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尚书沈世言和内史令裴恤。
昨夜,两人被宇文晔的人送回各自的府上,可他们也几乎是一夜没睡,顶着通红的眼睛一大早又与群臣齐聚于此,虽然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但面对紧闭的宫门,众人还是无一能开口,却没想到纪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说了那些话。
沈世言道:“纪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