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八二章 阵地

第一八二章 阵地(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地海燃灯免费阅读 大王请住手免费阅读 狼人狩猎法则免费阅读 唐奇谭免费阅读 山风微澜免费阅读 柯南:火影魔怔人免费阅读 少姝的山水免费阅读 这只精灵好不好我摸一摸就知道了免费阅读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免费阅读 旧日音乐家免费阅读

熊岳城并不大,看起来与杏山城、塔山城差不多大小,但是比松山城却要小上那么一圈。

金士俊领了杨振的军令,立刻带着胡骝麾下的一个小队士卒,飞奔着前去传令了。

杨振则指挥着一里坡阵地上的将士们,把之前携带的火把、弓箭、火炮、弹药和手榴弹等东西,提前在堑壕工事前摆放布置妥当,并在前前后后的堑壕之中,备上柴草,左一处右一处地点起了火堆。

尤其是邓恩抬枪队辛苦携带过来的五门虎蹲炮,更是在八字壕前面,插空固定好了它们位置,装填好了药包和数不清的散弹。

虎蹲炮的身材就像一只大水桶,口径比较大,炮管子也够粗,就是身管实在有点短。

它最大的优点是,铸造容易,而且炮管粗短,膛压较小,不易炸膛。

同时,重量也不大,携带起来相对比较轻便,两个人身背药料和弹丸,一抬就走,也好随时转移阵地。

然而,与此相应的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射程小不说,准头也差得惊人。

尤其是装填了与其口径匹配的铁弹,或者石弹以后,发射时动静挺大,搞得烟雾弥漫,声势吓人,但其实际的威力,却是严重不足。

所以,在明末官军与鞑子骑兵的野战之中,虎蹲炮很少能发挥出自己的威力,除了守城时用一用,在其他的战场上基本上是被淘汰掉了。

但是杨振却知道,虎蹲炮在明末战场上之所以显得十分垃圾,只是因为没有用在对的地方上。

当年大明朝立国之初,就是靠着一门又一门、一批又一批的虎蹲炮,遏制了蒙古人数不清的马队。

到底是马队骑兵厉害,还是这一门门虎蹲炮厉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完全取决于使用和驾驭它的将士。

大明朝立国之初,明军里有的是悍不畏死的炮手,每当面对蒙古马队的冲击,这些人挺立在汉人军阵的最前线。

直到他们能够看清楚敌人的面孔,直到蒙古人的马队冲到了自军的阵前,冲到了虎蹲炮的射程之内,他们才点火开炮。

可是到了明末的时候,大明官军队伍里的炮手们,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他们只要远远地看见鞑子的骑兵出现了地平线上,就会着急忙慌地点燃火炮,根本不管什么射程够不够得着敌人。

久而久之,火炮就渐渐地退出了与鞑子野战的战场,慢慢地变成了只在守城时用用的东西。

不仅虎蹲炮是这样的命运,明朝中后期陆续出现的火炮利器佛郎机炮、红夷大炮,全都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当然了,与其说这是明末官军炮手们胆气不足造成的问题,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全面的衰退,整体的溃败。

如果炮阵背后的大批步兵、骑兵以及火铳阵地能够坚如磐石,他们不会提前溃散,前方的炮手们又怎么会不敢与鞑子面对面对阵呢?!

如果不是火炮的铸造、火药的制作不过关,质量低劣,威力下降,使用热兵器的军队又怎么会害怕面对使用冷兵器的军队呢?!

如果将来能够给杨振以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好好收拾一下旧山河,让所有的事情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只是现在的他,只能做他眼前能够做到的,从眼前做起,能改变一点是一点。

而他能做的,就是改良火药,使用散弹,同时在虎蹲炮炮手们的身前或者身后,布置上几道堑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男神接招:百变辣妈异能宝免费阅读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免费阅读 废材小姐:腹黑邪王逆天妃免费阅读 迷糊萌妻:亲亲老公抱不够免费阅读 boss求爱记:兼职少奶奶免费阅读 豪门夺婚:BOSS的独家挚爱免费阅读 妻从天降:豪门金主落魄妻免费阅读 甜心通缉令:猎捕狂情帝少免费阅读 爆笑冤家:逗逼王妃萌萌哒免费阅读 别惹大神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