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315章 跟着林老师混的好处

第315章 跟着林老师混的好处(2/2)

目录
好书推荐: 武道人仙免费阅读 开天辟地见苍凉免费阅读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免费阅读 乡村美妇免费阅读 血鹰免费阅读 山林王国免费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免费阅读 综武:悟性逆天,开局吊打移花宫免费阅读 我有一枚命运魔骰免费阅读 末世:我折纸玩得贼溜免费阅读

林为民说话的时候指着谟言,众人才想起今天研讨会的主人公。

谟言坐在座位上,瞪着绿豆大的小眼睛,里面写满了委屈和无助。

几位性急的老同志被这么一提醒也有点不好意思。

好好的作品研讨会,谟言开开心心了一整天,最后却被这帮老……同志给弄emo了!

结束了会议之后,林为民还得安慰他几句。

“没事。陆遥名声大嘛,《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争议也比较多,等过几年伱也写出几部有份量的作品就好了!”

他不安慰还好,一安慰谟言更想哭。

还几部?那我不得把头都写秃了?

最关键的是,我玩了命的写,难道就是为了给这帮吃饱了没事干的评论家批评的?

《红高粱家族》的作品研讨会结束后,出版也提到了日程上。

这对谟言来说是个更大的好消息。

这几年国文社捧出来的青年作家不少,但能达到出版标准的却比较少。

汪硕、马原、于华之流,除了刚出道那阵产量还不错,如今就像是纵欲过度的少年,萎靡不振。

难得出了谟言这么一个老实肯干的,林为民必须把他给捧起来。

让那几个不争气的东西看看,什么叫“模范作家”!什么叫“刊物力捧”!

《红高粱家族》首印五万册,是社里根据书店和邮局那边的征订量反馈制定的,在年轻一代作家当中,第一次出版作品能达到这个首印数非常难得。

谟言一次性拿到了三千多块的稿费,激动万分。

算上去年《红高粱家族》在《当代》上发表时拿到的两千多块钱,这部竟然给他带来了六千块钱的收入。

果然还是写赚钱啊!

难怪林老师富得流油。

有了钱,谟言第一时间是请林为民吃饭。当然了,也没忘了叫上于华。

“你叫我来干什么?”

于华嘴里塞的满满当当,语气却相当不爽。

谟言的召开作品研讨会了,谟言的出版了,谟言拿了稿费请他吃饭……

逼都让谟言一个人装完了,他于华却只能含着泪闷头炫饭。

“吃你的饭,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

林为民斥了于华一句,他不敢跟林为民叫嚣,眼神却盯着谟言,满脸悲愤。

低下头,吃的更起劲了。

“你接着说!”

“我确实是想拿着这钱买个四合院。”谟言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让于华从满桌的美食中抬起头问出那句话。

太他么气人了,请客吃饭就算了,居然当着我的面讨论买四合院的事!

拿了稿费了不起?等老子以后有钱了,买两套四合院。

不!买十套!

于华的心声没人听到,听到了也没人在意,林老师正在专注倾听谟言同学的心声。

谟言跟林为民说出了他的顾虑,这年头年轻人考学进入大专院校,户口都是要牵到学校所在地的。

不过学生都是集体户口,不能起户口本,未来毕了业还得迁出去,也就不能算作是燕京人,自然也买不了房。

林为民听后微微一笑,道:“这个好办。正好我手下有个人专门帮我买房子、装房子,回头我让他帮你留意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四合院,真到要买的时候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人帮忙先过户到人家的名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过到自己名下。”

谟言道:“林老师,我在燕京就认识您一个人……”

于华在一旁都快听不下去了,我他么不是人吗?

他也明白,谟言的意思当然不是指“认识”,而是“信得过”,可这种明白更让他受伤。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今天这顿晚饭,把于华的那颗小心脏吃的千疮百孔。

林为民听了谟言的话犹豫了片刻,还是答应了下来,“行,那这事我给你办了。”

不得不说,跟着林老师混,小伙子的眼界都开阔了。

拿了稿费,都知道买房了。

你要早有这个觉悟,还用得着六十多岁拿了诺贝尔奖金才跑到燕京买房子?

三十出头,全款那些燕京二环里的四合院,再过二十年那不得起飞了啊?

这,就是跟着林老师混的好处啊!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乡村里的独居女人!免费阅读 我身旁的极品美女们免费阅读 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免费阅读 诸天旅客免费阅读 跑男:你这假老六是来搞笑的吧免费阅读 人生若大梦免费阅读 重生之官场笔记免费阅读 关于我的邻居是个精神小妹这件事免费阅读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免费阅读 生活就是一场梦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