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境内有人,开始不满许元胜?(2/2)
只不过是一个偶尔为之闲棋罢了。
依大胜现在的国力,哪怕废了天皇之位,有大胜人接任,也不过是翻手之间的事。
“怎么不说话了?”许元胜回头看了一眼侯坤,突然间耳边安静的有点长了。
“大人又不听我的。”
“我还不如闭嘴,让大人能够专心点,早点看完,我们可以早点下去。”
侯坤无奈道。
“你啊,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矫情了。”
“看来应该让你和王五那般,带兵出去打仗。”
“也能少操点心。”
许元胜呵呵一笑。
“大胜不缺带兵打仗的将领,我习惯了留在大人身边。”
“况且黑冰台那一摊子,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侯坤摇了摇头。
“嗯,战争期间,黑冰台搜集的情报,至关重要,是不能离了你。”
“只是委屈你了。”
“依你掌控黑冰台的熟稔,放在打仗上,也绝对不输于许广志,王五,向军龙,熊延河他们。”
许元胜沉吟道。
“大人,说起许广志将军。”
“为何对熊国一战上,我们青州府的主力军并没有动用。”
“此战在我看来,还要超过对蛮国一战的规模。”
侯坤微微不解。
“在咱们大胜是讲人情的。”
“我风头太劲了,虽然我不在乎。”
“但不能不考虑下面的人。”
“青州府将领历经数次大战,风头太盛了,现在不藏一藏,一旦全面开启东西方那场席卷数十个,上百个国家的大战。”
“我怕到时候境内会有人煽风点火。”
“而东西方大战,可容不得半点差错,稍有闪失,便是国难当头。”
许元胜沉声道。
“境内还有人,敢在背后搞阴谋!”
“大人放心,黑冰台一定会对境内彻查,不管是谁,我确保会最快时间内挖出来。”
侯坤脸露阴沉,这是他绝不允许的事。
“不,对于境内。”
“黑冰台不能再向过去那般,大规模的动作。”
“不但不能,反而要逐步退出对于境内民众的监视,取而对外。”
许元胜摆了摆手。
“大人,我不怕。”侯坤心里一暖,知道这是大人的关切。
“你不怕,你麾下的人难道你就不管了?”
“民智开化,自由的气氛充斥大胜境内,就不能再兴过去那一套。”
“不过你放心,还没人敢明目张胆的对我不利。”
“此事我自有定夺,你不用理会。”
许元胜说道。
老师和唐相年纪越来越大了,境内政事上是要培养新人了。
但他现在没时间也没有机会,留在境内。
只能做好眼下这一摊,尽可能让锋芒收敛一下,让青州府大军如利剑一般的气势暂且藏锋。
希望境内和境外,大家能够相安无事。
希望境内的某些人,不要耽误了前线战事,能够看懂自己展现出的善意。
侯坤微微蹙眉,他一直恪守规矩,谨遵大人的命令。
不过这次……。
此刻。
前线大军的调动越来越频繁。
连熊国阵地方面,都敏锐的感觉到了,息战半个月了,估计新的一轮大战即将开始了。
葛林也接到了各个阵地的传信。
“这大胜妥妥的战斗民族,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就不能多消停一些时间。”
“虽然西方答应了自己的条件,但电话线铺设,还是慢吞吞的。”
“该死,大胜铺设电话线,也没有这么慢过。”
“就这速度,还怎么和大胜打。”
葛林一阵头疼,只能召手让人在沿线立即安排人,看到自己这边的信号,就立即传信到巴鲁格勒城。
让西方的战机赶紧升空作战。
他不想打,大胜真的攻进阵地,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还好西方承诺的一百架战机已经到位了。
“立即召各路将军,过来讨论战事。”葛林沉声道。
“是!”门外立即有人开始去传话。
在第二日天色尚未亮,天地之间还是灰蒙蒙的时候。
突然从大胜沿河阵地开始砰砰砰砰的响声传出,几乎同时,第聂河城内也开始进行了炮轰。
两侧的炮轰,大量的炮弹径直的投入进敌北方阵地余下的中部区域和西侧区域内。
火炮和多管火箭炮一起发力。
打出的炮弹壳子,堆积如山般。
一直打到了太阳东升,早饭时间过后。..
匆匆吃过早饭的大胜前线将士们,一个个精气神十足,紧握着火枪,在炮声的砰砰砰砰,越来越稀疏后。
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此刻在黄宏伟一部,更是早早就开始设置防御了。
一发发大胜的炮弹,就落在他们的附近的敌军阵地上。
打的敌军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一般。
进攻即将开始。
“都打起精神了。”
“不要抢先进攻。”
“要等后方阵线上的军队吹起冲锋号,开始进攻,我们再出手。”
“密切配合好。”
黄宏伟把命令传达一个个千总。
“是!”除了一线阵地防守的千总之外,余下二十多千总纷纷齐声领命。
“曾将军,你的队伍负责左翼。”
“我的队伍负责右翼,有没有问题?”
黄宏伟再次询问道。
“没问题。”
“我的人已经准备好了。”
“随时等待冲锋的命令。”
曾镇江点了点头。
“好。”
“我居中指挥。”
“王副将你负责右翼的前线指挥。”
黄宏伟看向王鼎。
“王鼎定不负将军所托。”王鼎郑重敬礼。
曾江军艳羡的看了一眼黄宏伟和王鼎,将领有情,下属也懂得知恩图报,可惜了。
他一手带的一线将领们,过半都死在了北城门那一战。
王鼎立即走出了坑洞里的作战室,来到了右翼阵地,开始巡视阵地,交代进攻事项。
过去他只是负责一个千人队。
现在要统帅一个游击军团。
这是黄宏伟在后面坐镇,特意让自己来亲身体验一下带领一军和一个千人队的不同。
前有知遇之恩,后有栽培之恩。
他岂能不感恩,不尽心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