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第457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第457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1/2)

目录
好书推荐: 官路之谁与争锋免费阅读 混沌吞天诀免费阅读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免费阅读 游戏世界生存从生化二开始免费阅读 影视从小欢喜开始免费阅读 不拿宝贝我就放妖免费阅读 绝世神皇免费阅读 开局天灾:我囤万亿物资当统帅免费阅读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免费阅读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免费阅读

……

东汉末年。

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在察举制之下挑选出来的满朝官员,近乎成了笑谈。

选出来的秀才大字不识,连书都没有摸过几本,挑出来的武将竹筒筷子腿儿,胆子比鸡还要小。

后来,曹操把控了朝政,深觉这样不行。

不过曹老板虽标榜‘唯才是用’,但本人也并不完全排斥大姓士族的名士。

他手底下的名臣良将,也大多数都是出自高门大族。

这也进一步催生了接下来延续了一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

‘九品’,顾名思义。

将官员按照三个方面划分为九个品级授官。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家世、道德和才能。

‘中正’,则是维系该制度的选拔官的称呼。

朝廷选出大大小小的中正官儿,去往各州郡县来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拔。

与察举制有什么分别呢?

大抵是改了个名儿,又在选拔官员的条件里增添了‘家世’这一项。

如果说察举制起初还为寒门士子们提供了一个明面上的上升渠道,只是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变为了豪强的工具。

那么九品中正制就是一个打一开始就赤裸裸的完全服务于门阀世族的选官制度。

自此数百年,底层士子们抬头再怎么样寻觅,看到的也只余下一片漆黑的深渊。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弹幕淡淡的讽刺。

【真是越走越拐回去了,曹丕当初颁布这个制度的时候,真不知道过过脑子。】

【难怪姜维被诸葛亮随便儿一拐就拐走了,就曹魏这个环境,狗都不待!】

【察举制好歹还是到了东汉后期才开始慢慢烂掉的,起初也多少挑了点有用的人才!

这九品中正制那是不到两晋就光速腐化,一点都不带挣扎的!】

【人家挣扎啥呀,打从一开始就是讨好士族的玩意儿,演都不带演的!】

【所以,魏晋南北朝,文科理科都得寄——狗都不穿!!】

【默默加一。】

天幕前。

秦始皇时期。

嬴政皱眉,淡淡批了一句。

“蠢不可言的制度。”

“将为国家选人才的权利交到愚蠢的废物手里,还指望挑选出来的都是些能堪大用的么?”

大秦的官场上还是不少布衣出身的,闻言都默默点了点头。

李斯讨好的小拍马屁,“若非臣幸运遇见了陛下,恐怕也是一生无出头之日啊。”

嬴政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是么,朕却以为丞相还是谦虚了——丞相这样能屈能伸又懂审时度势的人,哪怕没遇到朕,也必然会平步青云的。”

李斯笑容一僵,刚欲开口辩解,却见嬴政面上露出一抹惋惜。

“不过韩非确然是可惜了,尽管朕一再愿意给他机会,他也不肯委身于朕,你二人分明师出同门,也不知为何如此不同啊。”

李斯面色扭曲了一下。

半晌才挤出了一个笑容。

“陛下……是韩非那小子没有福气,不值得您惦记这么久的。”

嬴政不置可否,只面上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越发深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闪婚禁欲傅爷,娇娇被宠不停免费阅读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免费阅读 凤仪九天:武乾孽凰免费阅读 豪门隐婚:BOSS独爱呆萌妻免费阅读 爱的抱抱:总裁前妻很抢手免费阅读 男神接招:百变辣妈异能宝免费阅读 爆笑田园:弃妇耕田娶贤夫免费阅读 废材小姐:腹黑邪王逆天妃免费阅读 迷糊萌妻:亲亲老公抱不够免费阅读 boss求爱记:兼职少奶奶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