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水师事,给朕——立办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水师事,给朕——立办(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一裙反臣逼我当昏君免费阅读 我,高手下山免费阅读 界游旅者免费阅读 武极天尊免费阅读 快穿:病娇反派别害怕免费阅读 银河纷争:我重现人类荣光免费阅读 封神:我哪吒不需要系统免费阅读 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免费阅读 全民转职:鼠王萝莉要种田免费阅读 天命之寻霸记免费阅读

是真,是假?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有底。

徐达如此,朱元璋也是如此。

冯胜、李文忠也都不说话了。

顾正臣这些年来如何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在场的人可都看得很清楚,他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大明,对不起朝廷的事,相反,他为朝廷、为大明做了许多有利有益之事。

如果不是顾正臣,大明想要站稳辽东,不出动二十万兵马远征几是不可能;如果不是顾正臣,大明边镇到现在还会严重缺乏战马;如果不是顾正臣,大明不会开海,也不会什么蒸汽机船。

哪怕是攻取云南,没有远火局的支持,明军绝不会如此迅猛,在梁王根本没反应过来时便杀到了昆明,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

还有高丽,它现在估计还是高丽,而不是朝鲜!

许多变化,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但在这背后,顾正臣无论是亲身参与了,还是没有参与其中,他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局势。

他没撒过谎,也没吹嘘过什么大话。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朱元璋以笃定的口吻说道:“朕想了很久,知道这很不切实际,但这小子的恩师不是寻常之人,见识之广博令人匪夷。”

“既然马克思说有,那朕宁愿信其有。大航海,不是为了海外飞地,也不是为了占据澳洲或其他,而是为了这亩产十五石、三十石,能活人性命的农作物!”

“朕知道,这几年从纳哈出、朝鲜那里得了一些战马,云南拿下来之后,茶马古道再次畅通,加上民间养马,朝廷确实能组建出两万至三万骑兵,有了征讨沙漠的底气。”

“只是——朕希望你们一个个耐心等着,等到顾正臣出去一趟,拿到了土豆、番薯,将这些庄稼在大明的土地上种出来,让百姓不至于陷入饥荒,到那时,你们别说收拾元廷,就是打穿草原,朕也答应!”

徐达终于明白了。

眼下士气旺盛,兵马已基本到位,火器也经过了几场大规模战斗检验,征讨元军的军事条件已然成熟。

但——

这一些都需要考虑百姓,考虑民生。

大明开国到今年也不过十四年。

十四年,呱呱坠地的婴孩到现在还没长起来,疲困交加的百姓还没完全恢复过来,许多地方一遇灾荒便死人的情况还在发生,比如登州府!

打仗不打仗,不能仅仅靠打不打得过,实力如何。

现在不是开国初期,百姓累死了也必须顶上去,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大明手中,什么时候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是大明说了算。

晚上那么两三年,百姓日子好过一些,有了盼头,再去收拾元廷也不是不可以。国力一年增一分,三年之后,那就占据了更大优势,还能少死一些军士。

冯胜、李文忠也想通了,朱元璋认为大航海是最重要的事,这两年不节外生枝,保持战略定力,以防为主,等到顾正臣找到这些高产农作物之后,再去收拾元廷。

这样做确实更为合适,毕竟高产农作物的出现,将会让人心空前凝聚,让百姓也有了盼头,那运起粮草物资来,平日里能走三十里的,想想土豆番薯,那还不得走个四五十里?

只是,这土豆、番薯,靠谱吗?

冯胜、李文忠心有疑虑,却不好再说什么,毕竟皇帝选择相信顾正臣。

徐达看了看舆图,想起一个问题,带着疑惑问:“既然顾正臣都去了澳洲,带来土豆与番薯不就是了,为何一直在说十月远航,十月时,他不应该归航了吗?”

冯胜、李文忠对视了一眼,是这个道理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摇了摇头:“朕可没说这些东西在澳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回到1984年免费阅读 这个男人来自异世界免费阅读 爆笑萌妃:邪王宠妻无度免费阅读 撞星免费阅读 小平安免费阅读 招惹阴湿疯批后我死遁了免费阅读 冰与火之七神荣光免费阅读 绝色废材:卿狂天下免费阅读 逆天修仙:极品女剑君免费阅读 逆天召唤:第一女暴君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