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一人得道,鸡犬不宁(1/2)
老顾氏病倒了。
虽然顾安、顾知微等人没人公然站出来指责、怪罪顾正臣,可投向顾正臣的目光并不柔和,也没了往日笑意。
听闻祖母醒来,顾正臣走至床榻边。
老顾氏看到顾正臣,心中五味杂陈,虚弱地说道:“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年了。留他们在我身边,陪我几年,待我走后,儿孙也能一道送我,而不是冷冷清清,成吗?”
顾正臣侧身看了看顾安、顾知微等人,叹了口气:“祖母,不管他们谁移出山西,我可以答应你,每年秋忙过后,派人将他们送回洪洞,待过了元旦再踏上返程,每一年的辞旧迎新,这祖宅都会热闹。”
老顾氏抬起颤巍巍的手,指着顾正臣:“你给我出去!”
顾正臣行礼,退出了房间。
老顾氏闭上眼,也不想再听顾老夫人、张希婉等人的话,眼角渗出一滴泪来。
话说的好听,可到了最后,不还是要迁出一脉!
移民之后接至洪洞过年?
呵,这来回一趟,近的话,那也要六百到九百余里,远的话,那可就要一千五六乃至三千里,怎么个接,提前几个月接,回去路上又要耽误几个月?
这不现实。
除非他们不耕种,一直吃镇国公府给的钱粮,衣食无忧,这样尚且还行。
可靠顾正臣,靠得住吗?
顾不寒到了山东之后,那不也至今没回来一趟,就连这个春节他都没做到,现在说这番话又有什么意义?
顾老夫人让其他人都出去,坐在床边,拿起帕子擦去老顾氏的泪,轻声道:“孩子打也打了,说也说了,事就是这么个事,母亲不答应,在这躺着,孩子那里该怎么办?”
“他也有难处,皇帝为了这次移民,筹备良久,决心很大,总不能让他临阵逃脱吧?说起来,其他地方不论,就滕县大颜村,湖边多少良田,可拿出来耕种的又能有多少,现如今也不过三十几户人家,拼了命也种不了多少地。”
“移一些百姓过去垦荒,种植庄稼,这是好事。确实,他不应该动自家人,可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咱们家的孩子不是孩子了吗?别人家可以移民,咱们也一样。”
老顾氏强撑着坐了起来:“别的家,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怎么到了咱们家,就成了一人得道,鸡犬不宁了?”
顾老夫人看着老顾氏:“谁是鸡,谁是犬?这样说自家人可不合适。母亲啊,人在高位时,有些时候就必须做一些无情无义的事。就比如那包青天,他为世人仰慕,世人最称赞他的是什么,是铁面无私,是还民公道啊。”
“你那孙儿不想当包青天,但在这个时候,面对滔滔移民,一下子动了整个山西,他若不能铁面无私,世人怎么看他,朝廷怎么看他,哪怕是现在的顾家人,后世的顾家人,那就能挺直胸膛了吗?”
老顾氏将头侧向床里面:“说再多,我也不会同意顾不器、顾不愠等孙儿离开,一个也不行。”
顾老夫人伸出手,掩了下被子:“你不答应,他不答应,这事便僵在这里了。这样吧,各自退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