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58章 如何识别航母?

第958章 如何识别航母?(2/2)

目录
好书推荐: 快穿大佬不做炮灰免费阅读 永恒主宰重修免费阅读 箱子里的旧日免费阅读 无限流的元宇宙免费阅读 捉妖小仵作免费阅读 大魏女史免费阅读 从末世穿越兽世,她躺赢了免费阅读 孽缘噩梦惊魂免费阅读 问道游诸天免费阅读 偷星九月天里的超能力者免费阅读

而航空母舰最大的最大特征——全通甲板,在卫星观测视角看来,也和部分民用运输船只广阔的前甲板类似。

甚至堆满了集装箱之后的集装箱船,也很容易被误判。

这样一来,容易被利用起来的特征就只剩下两个。

首先偏向一侧的舰岛。

除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这类有载机需求的军舰以外,再没有其它船只会使用这种奇葩的设计。

民船都会把驾驶室设置在尽可能贴近船体前或后端的位置。

但问题在于,舰岛确实有点太小了。

尤其是核动力航母由于无需烟道,更是可以把舰岛做的很小且很靠后。

而且还和甲板部分高度重合。

无论是雷达、可见光还是红外光,在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都很难辨识出来。

相比之下另一个特征,也就是斜角甲板和起飞甲板所组合出的不规则船体轮廓,就比较友好了。

民船出于容积率的考虑,不可能设计这种支楞巴翘的外形出来。

甚至连不设置斜角甲板的中小型航母,以及两栖攻击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

而且更重要的是,300米长、40米宽的轮廓,对于目前的卫星分辨率来说,还是勉强能够分割出来的。

所以,才必须要解决凹陷区域识别率的问题。

否则直接给你把斜角甲板那一块分割成圆润的弧线,那就和一艘油轮差不多,一点特征都不剩了。

“林总说的不错。”

常浩南信步来到黑板旁边:

“传统的几种活动轮廓模型,很难直接被应用在我们海洋一号的图像识别算法当中。”

“不过我之前在写一篇论文的时候,曾经无意中看到过一种思路,就是利用变分水平集方法改进活动轮廓模型。”

“到目前为止,这种思路的主要产物是几何活动轮廓模型,以及更进一步,利用uford-shah泛函对变分水平集方法进行分段所开发出的测地活动轮廓模型。”

“当然,由于水平集方法在过去一直存在不守恒问题,因此这两种方法在面对曲线拓扑结构变化时的适应性仍然有限。”

“不过,如果你们看过我之前发表在第一期jcas上的那篇文章,就会知道我已经从理论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说完之后,常浩南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个方程:

p=e/z.

而就在这个时候,

“常总,第一期jcas上的大部分文字我倒是都看过,但如果没记错的话,您发表的那篇文章好像是用来进行多相流模拟的”

“是的。”

常浩南此时也恰好写完方程,于是转过头回答道:

“但数学原理层面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多相流模拟的难点,也是在于其相界面的拓扑结构高度不确定,因此需要将运动界面描述为随时间变化的水平集。”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几乎无需改动的情况下,被应用在偏微分方程的曲线演化当中”

说完之后,他重新指向黑板:

“这是统计力学当中,吉布斯公式所对应的贝叶斯形式,而我刚刚所提到过的变分方法,恰好在形式上与之完全一致……”

“而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处理方法,实质上正是在图像的连续数学模型上,假设图像遵循某一指定的偏微分方程发生变化,而pde的解就是希望得到的处理结果。”

“至于如何确定这一制定的偏微分方程形式……”

常浩南一边说,一边在“图像变化”和“偏微分方程”中间画了个箭头:

“一般来说,是将期望实现的图像变化与某种数学物理过程进行对比,例如将图像的平滑处理类比于杂质的扩散过程,当然,大多数处理方式都不会如此简单,这也正是我们当前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

“就我目前的研究进度来说,只要能够走到这一步。”

他又在“偏微分方程”五个字上画了个圈:

“后面的数值求解过程,就几乎不是问题!”

目录
新书推荐: 苏醒的她选择旁观免费阅读 冰封末世:我有购物系统免费阅读 觉醒雷电异能的我行走于末世之中免费阅读 末世:开局契约雷狱魔龙免费阅读 星际幼崽上综艺,靠吃萌翻全宇宙免费阅读 末世觉醒王之能力,坐拥无数美女免费阅读 最后的活神免费阅读 雄霸战王免费阅读 星际冒险,绿茶女主的成长之路免费阅读 女扮男装上军校,我被变态包围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