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又来三千(2/2)
贾长生微微一笑,示意陈珪坐下,说道:“汉瑜,你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争夺皇帝并非明智之举。表面上看,挟天子能在政治上占据主动,可号令诸侯,但其中隐藏的弊端也不少。”
陈珪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愿闻其详。天子乃天下共主,手握天子,便有了正统之名,可借此招揽人才,征伐四方,名正言顺。为何主公认为这并非明智之举呢”
贾长生起身,缓缓踱步,说道:“汉瑜,你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其二。如今汉室衰微,天子已无实权,曹操挟天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其他诸侯,如袁绍、孙权、公孙瓒等,岂会甘心受制于曹操以天子之名发出的号令这必将引起诸侯们的不满与警惕,曹操会成为众矢之的,陷入各方的矛盾冲突之中。”
陈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曹操此举虽有政治优势,但也引发了其他诸侯的敌意。可即便如此,拥有天子,在招揽人才方面,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贾长生坐回座位,说道:“不错,在招揽人才上,挟天子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我们荆州,凭借自身的发展策略与良好的治理,同样可以吸引天下贤才。我们以仁德为本,推行新政,发展农商,让荆州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治理理念和实际成效,对那些有志之士同样具有吸引力。而且,我们招揽的人才,是真正认可我们的理念,愿意为荆州的发展、为天下苍生的福祉而努力,而非仅仅冲着天子的名号而来。”
陈珪沉思片刻,又问道:“主公,话虽如此,但有天子在,行事总能多几分底气。若遇到与其他诸侯的纷争,以天子诏令为凭,可占据道义高点。”
贾长生摇头说道:“汉瑜,道义高点并非仅仅依靠天子诏令。我们讨伐董卓,是为天下除害,本身就是正义之举,这才是真正的道义所在。在乱世之中,实力才是根本。若自身实力不足,即便有天子诏令,又能如何反而会因为天子的存在,在决策上受到诸多限制。曹操如今虽挟天子,但在行事上,必定要顾虑天子的身份以及各方诸侯的反应,难以放开手脚。而我们荆州,没有这层束缚,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陈珪恍然大悟,说道:“主公深谋远虑,珪之前确实未能看透。如此说来,不争夺皇帝,对我们荆州的发展更为有利。”
贾长生微笑着说道:“正是如此。我们荆州要想在乱世中崛起,关键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我们要继续发展经济,让百姓富足,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强军事训练,打造一支精锐之师,确保荆州的安全;广纳贤才,让有识之士为荆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当我们自身实力足够强大,天下局势自然会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无需借助天子之名来彰显自己。”
这时,徐庶恰好走进书房,听到贾长生的话,拱手说道:“主公所言,与庶所想不谋而合。如今曹操虽挟天子,但他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我们荆州应抓住这个机会,埋头发展。待我们实力强盛之时,天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贾长生点头道:“元直,你来得正好。我们正讨论此事。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发展计划。元直,你负责统筹人才招揽事宜,不拘一格,吸纳各方贤才。汉瑜,你协助其他官员,进一步发展荆州的农商经济,确保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陈珪和徐庶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此后,贾长生在荆州继续推行一系列发展举措。在经济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荆州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鼓励商业发展,设立集市,减轻商税,吸引各地商贾往来,荆州的商业日益繁荣。在军事上,黄忠、赵云等将领加紧训练士兵,改进兵器装备,提升荆州军的战斗力。在人才方面,徐庶广发告示,派人四处寻访贤才,一时间,荆州汇聚了众多有识之士,为荆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在贾长生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实力不断增强。而曹操挟天子之后,虽在初期借助天子之名扩充了一些势力,但也正如贾长生所料,引发了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制,陷入了与各方的明争暗斗之中。天下局势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贾长生正带领着荆州,稳步前行,在这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向着霸业之峰迈进。
吕布杀了董卓,带着五万残军逃离长安后,一路向北疾驰,心中盘算着寻找新的立足之地。他深知,并州乃自己的故乡,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剽悍尚武,若能占据并州,便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再图大业。
一路上,吕布治军甚严,约束士兵不得骚扰百姓。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民心向背至关重要。尽管部队刚刚经历大败,但吕布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领导力,稳住了军心。士兵们虽疲惫不堪,但在吕布的激励下,依旧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经过多日的行军,吕布的军队终于进入并州境内。并州刺史丁原原本与吕布有旧,然而此时丁原已死,并州群龙无首,各郡县各自为政,局势混乱。吕布看准这个机会,决定先从并州南部的一些郡县入手。
吕布率军来到了雁门郡。雁门郡太守韩荣听闻吕布前来,心中大惊。他深知吕布勇猛无比,其麾下军队虽经战败,但实力犹存。韩荣急忙召集郡中官员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