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西夏(1/2)
在前线送来的军情汇总上轻轻打了个勾,夏则揉了揉有些疼痛的眉心,又看了许久的各地奏折后,才起身离开那把坐起来并不舒服的椅子,走到了殿外。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缮,西夏的宫城总算是恢复了几分当年的气色,不过如今的女帝从根子上就是个节俭到极致的人,真想让宫城重新变成当初那样,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
当初在百官联名奏请动用国库征发民夫重新修建宫城时,折子递到刚刚亲政的西夏女帝手里,只是看了几眼,当意识到那上面的数字换算成大魏的银两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时,那封折子直接被扔出了御书房--后来听随侍的宫女透露,陛下根本不是在发脾气,而是纯粹被吓着了,第一反应就是问旁人这些钱用来买鸡蛋能塞满多少个大殿,在得到答案后差点没抄起烛台把那折子烧成灰。
穷出毛病来了--大多数西夏的重臣心里或许都有这种悲哀感,毕竟女帝当年在魏国过的是什么日子在众人口中早已不是秘密,而且女帝上位后也并未打算隐瞒这一点,久而久之连都城百姓都知道自家女帝当年给魏国那位靖王当过好几年的侍女,每天干得最顺手的事情就是买菜做饭拖地洗碗。
唯一可以让人想开一点的便是眼下西夏处于非常时期,比起灭国前夕时人口数量都远远不如,各地耕种畜牧甚至需要朝廷贴钱--也就是想发设法从大魏要钱才能勉强维持平衡,国库本来就空,女帝节俭的性子避免了复国后的铺张浪费穷奢极欲,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女帝平日里寝宫书房朝会大殿三点一线,晚上还要叮嘱宫女吹烛熄灯,宰相夏则以身作则,一不续弦二不回家,官服都穿破了也不带换,有这样的人在头上,百官谁敢享福?
听说大魏新换任的使臣第一次参加西夏朝会时差点没把眼睛瞪出来,因为站在他身边的三四品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官服上都打了补丁,不知道的还以为钻进了乞丐窝。
百无聊赖地想着些有趣的事情,夏则的脚步没停,他走出宰相班子办公的偏殿,绕过朝会的主殿,走向那以前经常去教导女帝处理政务,如今已经去得越来越少的御书房,然而在半途遇见某位宦官,才知道陛下今日很反常地没有一头扎进那如山般的奏折中,而是去了花园。
--这确实挺难得的,在夏则的印象里,虽然已经过了这么几年,但莫莫依旧像是当初刚刚来到西北的那个小女孩,或许内里不像外表表现出来的那么笨拙,或许处理政务在她看来不过是如同当初的做饭洗碗,但她确确实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防止那些日子刚刚好起来的党项人再一次陷入黯淡无光的黑暗,她甚至连休息都不敢休息,那座花园,她好像还是第一次去。
夏则的脚步微转,踩在木廊上的脚步声就像是水滴声那般精确,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回廊,他看到了几个袖手站在一旁的宫女,看到了远处警戒的禁卫,也看到了那坐在石椅上,单手托腮看着天空的身影。
和当初比起来,她还真是变了个模样。
绣着金纹的黑色宫装,没有如同历史上那些女性当权者一样,在鬓发上装饰太多珠玉,大概是因为不出宫城的缘故,甚至都没有多少妆痕,那身宽袍大袖的宫装倒是被她穿出一种雍容慵懒的感觉,少了很多冷厉严肃的气息,从这一点看,这种从魏国传过来的服饰风格倒还挺配西夏这种风沙之地。
然而夏则知道,她会选黑色纯粹是因为黑色耐脏。
“陛下。”夏则微微躬身。
按道理来说应该称国主,毕竟西夏现在臣服于魏国,但当初夏则去往大魏京城递交的国书上虽然有写,然而大家都没有将其当成认真的一回事,该叫陛下还是叫陛下,该称女帝还是称女帝,只是来往国书上注明国主身份,以现在大魏和西夏正处在柔情蜜意阶段来说,没人会去追究这个。
“你来了,”莫莫回头看向他,“是有什么事么?”
“如果臣在陛下看来便是报坏事的号丧鸟,那臣可是会伤心的,”夏则笑着说,“只是临时起意,便想来看看陛下。”
莫莫轻轻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高空:“这样啊。”
“陛下不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