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这剧情不对啊!(1/2)
路朝歌和曲灿伊急匆匆的刚到了皇宫大殿,此时的大殿内,群臣依旧在不遗余力的劝着李朝宗,和他陈述各种厉害,总之就是一句话,这皇陵必须马上就开始动工,晚一刻动工都是天大的罪过,而李朝宗依旧坚持,这件事可以往后顺延一段时间,不急于一时,有钱就花在刀刃上,皇陵固然重要,但是和国家的发展比起来,不值一提。
反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理还要搅上三分理,不过大臣们还算是克制,他们知道怎么和李朝宗相处,这种事你只要好说好商量,最后李朝宗都有可能答应,但是你要是敢来个什么以死相逼你试试,李朝宗也真能看着你死在他面前,他可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主。
站在左侧的一众文官那是慷慨激昂,从家国大义说到礼仪教化,反倒是站在右侧的武官们,一个个耷拉个脑袋,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是他们不想开口,而是他们实在是开不了口,确实是说不过左边那边一帮子读书人,别看他们平时聊天打屁厉害的不得了,没事还会和路朝歌练练嘴皮子,可那是平时吹牛,真到了朝堂上,他们肚子里那点存货压根就不够看。
你就看看武官这边坐着的这些人吧!
坐在最前面的是杨延昭,这货你让他和旁边的读书人互怼?那你都不如让他直接把这帮读书人全都给掐死来的简单些,剩下的这些人,虽然能说会道,但是和读书人比起来,他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唯一能和这帮读书人对线的路朝歌,现在还没出现,所以,一切的伤害全都由李朝宗一个人扛了下来。
夏侯闻璋和夏侯闻铭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他们长期在北疆服役,这朝会他们其实是可以不参加的,不过就是好奇朝会到底是什么样,就和李朝宗申请了一下,李朝宗一看这夏侯家的两位将军要参加朝会,那有什么好拒绝的,而且这可是文武全才的主,有他们在,对付读书人也容易一些,没准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可结果就是,这二位第一次的上朝之旅并不算美好,这帮读书人实在是太能说了,他们夏侯兄弟也算是见识到了这帮读书人的厉害了,他们也算是饱读诗书了,可和这帮子玩嘴皮子的读书人比起来,他们觉得自己的书都等于没读过。
“平时上朝都是这样吗?”夏侯闻璋碰了碰坐在身边的夏侯闻叔问道:“读书人说个不停,咱们一句话也不说?”
“平时倒是也能插上话,但是今天情况不一样。”夏侯闻叔压低了声音说道:“看这帮人的意思,今天就必须让必须作出决定,而结果就是陛下必须他同意修建皇陵。”
“何必呢?”夏侯闻璋看着一个个慷慨激昂的读书人:“晚点修也耽误不了什么,就顺着点陛下呗!陛下也是为了国家才想晚点修建皇陵的,这有什么不对的?”
“这种事没法说谁对谁错。”夏侯闻铭说道:“不管是陛下还是大臣们,说的其实都有理,只不过双方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一个是为了陛下好,这不算是错,陛下是为了天下百姓,那就更不能算是错了,都是用心良苦。”
“说的都是废话。”夏侯闻叔说道:“咱们得赶紧想想办法帮帮陛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孤军奋战吧!”
“陛下的支援马上就到了。”夏侯闻叔的眼睛在大殿上扫了一圈,没有发现曲灿伊的身影:“曲公公已经去搬救兵了,救兵就应该在来的路上了。”
而此时的路朝歌可不是在来的路上,而是已经来到了大殿外,他本来是准备直接进去的,可听着里面唇枪舌剑的,他准备想听一听里面说的什么,他进去之后也好有办法进行反击,贸然冲进去,弄不好落的和李朝宗一样被围攻的下场,最后帮不上忙不说,还要丢一个大大的人。
路朝歌一把捂住了要报名的曲灿伊,冲着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就靠在大殿的门边,仔细的听着里面的声音。
“我的殿下,您赶紧进去吧!”曲灿伊站在路朝歌身边急的直跺脚:“看这帮大臣,今天是不对目的誓不罢休,您赶紧进去吧!陛下快坚持不住了。”
“嘘!”路朝歌又一次做出了禁声的手势:“别急,我大哥还能坚持一会,我得先听听他们说的什么,要是就这么冒冒失失的进去,最后不但帮不上忙,没准还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这就和战场上打仗是一个道理,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急躁只会让你失败的更快。”
听了差不多一刻钟的功夫,路朝歌对双方说的什么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虽然知道对付这帮读书人不容易,但是该站出来的时候就必须站出来了,李朝宗是真的快扛不住了。
给曲灿伊使了个眼色,曲灿伊心领神会,扯着脖子喊道:“殿下到……”
随着曲灿伊这一嗓子,所有人看向了大殿外,路朝歌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大步流星的走了进去,李朝宗看到路朝歌来了,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孤军奋战的滋味可不好受。
更何况,两个人都已经商量好了应对之策,只等时机成熟,李朝宗说出那句话,估计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好热闹啊!”路朝歌进了正殿的第一句话:“这修建皇陵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季,何必急于一时呢?而且陛下也不是说不修,就是过两年之后再修,那时候,咱大明国富民强,也能抽调更多的人手来专心修建皇陵,现在咱们的主要目标,不是要让天下百姓吃饱饭吗?更何况,长安城扩建在即,虽然从倭国抓的青壮会陆续抵达,但是也仅仅只够对长安进行扩建,若是这个时候再同时修建皇陵,那可就是劳民伤财了。”
路朝歌的切入点就是人手不足的问题,倭国青壮三十万确实有这个数,但是也不会一起抵达,会陆陆续续的抵达,而这些人都是要放在长安城外城的扩建之上的,可不会调往其他地方,所以这人手不足绝对是个好借口。
“回殿下的话,人手问题已经解决了。”工部尚书邴良弼起身说道。
“啊?解决了?”路朝歌看了一眼邴良弼,又看向了李朝宗,这之前没说啊!
“是。”邴良弼说道:“前些时日,陛下已经同意从倭国在抓十万青壮回来,这十万青壮就足够修建皇陵了。”
听到邴良弼的话,路朝歌猛的看向李朝宗,李朝宗一个劲的摇头,那意思是他没干过这事。
这一下,路朝歌的眼神顿时变的凌厉起来,有些事可以商量,有些事可不能商量,打着李朝宗的旗号给前线的大将军下达命令,文不掌军武不干政真成笑话了。
“邴良弼,我什么时候说那十万人是抓来修皇陵的了?”李朝宗想起来了,当初邴良弼确实来找过他,说青壮还是不太够用,希望陛下可以下令给在倭国领兵的徐文泽,让他再抓十万青壮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