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382章 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

第382章 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免费阅读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免费阅读 风流村乱免费阅读 骨海之张府旧事免费阅读 我,孙山,科举免费阅读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免费阅读 好莱坞的香瓜人免费阅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免费阅读 进入神秘世界后,真千金全能了免费阅读 驴二的风流往事免费阅读

在他们的指认下,崇祯下令逮捕这些将领。

那些将领们本来还想反抗一番,结果身后的亲兵率先反水。

趁他们不注意背刺偷袭!

亲兵们不傻!

根据当前的局势,继续跟着他们闹事只有死路一条。

不如趁机反水,将功补过。

两刻钟后。

四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将领被带到崇祯面前。

里面属刘芳名和马科官职最高。

“陛下饶命啊!罪臣鬼迷心窍才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求陛下恕罪!”马科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刘芳名没有求饶。

因为他从被抓的那一刻就昏死过去了。

他本人是被四个亲兵抬到崇祯面前的。

见大势已定,崇祯才放下心,随后对着台下的士兵们挥挥手。

“吾皇万岁!明军威武!”士兵们扯着嗓子回应。

崇祯心满意足的笑道:“有这些人在,朕就放心了。王承恩,摆驾回宫。”

京营总督刘文耀闪身挡住了崇祯去路,低声请示道:“陛下,这些闹事的实士兵和将领该如何处置?”

崇祯想了想。

这些人毕竟参加过京师保卫战,直接杀了多多少少会影响军心。

“先抓起来再说,届时你会同兵部一同审理。可用之人,留下来继续任用。冥顽不灵着,你们看着办吧。哦对了,审理时你是主审,兵部陪审。”

“遵旨。”

崇祯交代完毕后,带人离开校场,回到紫禁城。

京师的十一月,愈发寒冷。

回到皇城后不久,顺天府尹王庭梅求见。

施礼过后,王庭梅从怀里拿出一个大洋芋(土豆),并说道:“陛下,流贼围城前陛下让臣推广洋芋种植。”

“臣时刻记在心上,流贼退兵后立刻安排百姓们种植。由于第一批洋芋培育的种苗有限,所以只种了十来亩地。”

“这些洋芋已经全部成熟,并已收获完毕。”

“哦?收成如何?”

“丰收!大丰收!一亩地可产四石洋芋!”王庭梅对洋芋的产量赞不绝口。

四石吗?

这次反而轮到崇祯意外了。

四石换算成重量的话也就六百斤左右。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后世的土豆亩产能达到两三千甚至五六千斤。

哪里出了问题?

肥力?

还是种植方法不对?

王庭梅以为崇祯被这个产量震惊了,急忙说道:“这洋芋产量比普通粮食高一倍,臣请将这十亩洋芋培苗育种,等来年开春广泛种植。”

“准了!”

“谢陛下!”

崇祯眨了下眼睛说道:“你回去后给范景文送去一车洋芋,让他和研究院一块研究研究如何提高产量。朕觉得,这东西亩产还能再翻上一翻。”

“臣领旨。”

王庭梅走后,崇祯给远在南京的好大儿朱慈烺写了一封信。

再次提醒他,让他在明年开春之前务必大力推广洋芋和番薯(红薯)。

番薯在明末时传入,此前已经被徐光启推广到江浙一带种植。

这两样农作物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耐旱,二是产量高。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好藏...

它们不像粮食那样需要干燥的环境储藏。

洋芋和土豆对储存环境要求不高,地窖,干燥的土里,甚至临时扔进水里都没问题。

只要粮食不被抢走,百姓们就不会跟着流贼到处造反。

这是解决流贼屡剿不灭的根本办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免费阅读 季凤文牧师二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免费阅读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免费阅读 隋唐:二世而亡?我征蛮夷开科举免费阅读 魂穿之打造盛世免费阅读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免费阅读 故事连连看免费阅读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免费阅读 皇后让我别再来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