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901章 旨意南下

第901章 旨意南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免费阅读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免费阅读 风流村乱免费阅读 骨海之张府旧事免费阅读 我,孙山,科举免费阅读 爆红从报警开始免费阅读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免费阅读 好莱坞的香瓜人免费阅读 勤能补拙:开局补足个天灵根免费阅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免费阅读

十月初。

锦衣卫千户王忠顺着运河来到了山东兖州府安平镇(今阳谷县张秋镇)。

大运河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南有苏杭,北有临张。

这里的张便是张秋镇。

张秋最早叫“涨秋口”,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每到秋季河水上涨便会决口。

明清时期,运河自张秋镇中直穿而过。

《北河纪》中曾记载:岁漕东南以给都下,会通河实国家之气脉,而张秋又南北之咽喉。

大明弘治七年,御史刘大夏治河之后赐名安平镇。

由于并不是加急的旨意,所以王忠一行人走的不是很快。

每天多则百余里,少则几十里。

在抵达安平镇时已是傍晚。

他们来到安平驿门口,发现门口只站着两个驿卒。

他拿出勘合交给门口的驿卒并问道:“备五间上房,十三个人的饭。”

王忠单独一间,其余十二个人住剩下的四间房。

一个驿卒接过王忠递过来的勘合,走进驿站交给驿丞查验。

驿丞查验无误后亲自来到外面迎接,:“几位上差请跟小的来。”

勘合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别的出差凭证,凭借这个东西可以使用沿途的驿站。

另一种级别较低的出差凭证叫驿符。

如果驿站住满了人,手持勘合的人可以优先居住,而手持驿符的人则要搬出去或者换个地方。

历史上的明朝后期,驿符被当成礼物被官员们送给亲属。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为了节省路费,就使用了大量的驿符。

其实这也不能怪官员们没有规矩,因为他们把驿站视为一项官员的隐形福利。

官员的亲戚朋友从外地来拜访的时候会带来各种土特产。

俗话说礼尚往来!

总不能让对方空着手回去吧?

如果真的让对方空手回去,消息传出去,官员的脸往哪儿搁?

可当时官员的工资不高,送值钱的东西送不起。

送不值钱的东西又没面子。

所以他们便把目光放到了驿符上。

这玩意在市面上买不到,所以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于是驿符便被当成了礼物,大量赠送。

由于驿站被大量无关人员占用,导致驿站费用居高不下。

面对这种情况,历史上的崇祯决定对驿站进行改革。

他并未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废除了驿站,而是精简驿站。

据记载。

当时大明朝取消了大约三成左右的驿站,每年节省了六十多万两白银。

陕西被裁撤的驿站有很多,其中一个银川驿的驿卒被裁后失了业。

后来他投身入伍,打算吃军饷活命。

结果领兵参将克扣军饷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女王太迷人免费阅读 终极保镖免费阅读 绝世偷心贼免费阅读 都市神帝免费阅读 极品公子哥免费阅读 我的美女局长免费阅读 柯学:曹贼竟是我自己免费阅读 爱情公寓之南风过境免费阅读 鳏夫的文娱免费阅读 首席特宠:霸爱娇妻第一婚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