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665章 新房落严王动私心

第665章 新房落严王动私心(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免费阅读 风流村乱免费阅读 骨海之张府旧事免费阅读 我,孙山,科举免费阅读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免费阅读 好莱坞的香瓜人免费阅读 重生之道修今生免费阅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免费阅读 进入神秘世界后,真千金全能了免费阅读 驴二的风流往事免费阅读

之所以清丈土地的工作能如此顺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的这些官员,现在没空和他捣乱。

他们都在忙着写奏疏,找新主子朱老四邀功呢。

虽然从洪武年间就开始施工,这都六七年了才终于竣工,但独属于杭城的第一个楼盘终于交房了。

钱塘别苑。

名字起的很雅,但这却是为这些平头百姓建的。

真正的富人,仍旧住在自己至少三进的院子里。

当年,杭城同时数个楼盘同时开始建。

当年,这件事甚至是朱允炆亲自牵头和主持的。

只可惜,后来随着他回京,以及一些其他原因,这楼盘的工期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工。

与它同时开建的泉州,百姓都住进去好几年了,而杭城这些个楼,直到今年才终于竣工一个。

但这对于那些被赶出家门,日思夜盼等着回迁的百姓,终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安居乐业,安居尚不能,谈何乐业?

钱塘别苑工程体量很大,1000多亩,仅六层的楼房就多达百栋。

每栋楼有四个独门,每层两户。

简单一算,仅钱塘别苑一处,就能安置居民多达五千户。

五千户人家可不是个小数,这已是明朝一个中、小县城的人口。

钱塘是上县,自然不止这些人口。

但仅用千余亩地,就能安置五千户人家,那多余出来的土地,在这寸土寸金的钱塘县,又价值几何?

身为钱塘县令的王丘,心里自然算的过这笔账。

这几日,他除了和杭州知府严世奋一同上奏,向朝廷表功之外,就是在算计着,要不要趁此机会,多开几个楼盘?

要知道,钱塘别苑安置完那些拆掉的住户后,还剩余大半的房屋空置。

那些想来钱塘谋生、做工、做生意的人,想不想买?又会不会买?

答案毋庸置疑。

王丘如此积极促进此事,一来若是能以此为吸引力,吸引大批人来钱塘定居、做生意,无疑为他的履历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等严世奋他日升迁离任,这杭州知府的位置,自己可就更有希望了。

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钱塘别苑的背后,他姓王。

王丘的王,王氏士族的王。

他王家本是北方宗族,当年也曾是太原王氏的一支。

衣冠南渡后,他这一支就来到钱塘定居,生根发芽。

直至今日,已是当地最有势力的名门望族,耕读世家。

钱塘本就是杭城重县,若是自己能抓住这次机会。

不止他王丘能更上一层楼,整个王家也水涨船高,在他手上重塑当年王氏辉煌。

对于王丘的想法,严世奋自然无不可,甚至在背后大力支持。

钱塘别苑他能拿到的分子虽然不多,但那不是还有好几处‘烂尾’的工程吗?

只要能拿到朝廷的支持,他王氏作东,自己只需要在其中摸一点油水就够了。

严世奋的野心没那么大,也看的很清楚。

他知道朱棣登基以后,对他们这些‘前朝余孽’,迟早都会清理。

与其等到被清算,不如抓紧时间弄到一笔养老钱,早早辞官回家做个富家翁去。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联名上奏,递交到了浙江布政使马祥的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免费阅读 臭山贼,朕怀孕了免费阅读 明末争雄免费阅读 烽烟谋局免费阅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免费阅读 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免费阅读 穿越大明做女皇免费阅读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免费阅读 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免费阅读 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