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835章 父辞子孝的李芳远

第835章 父辞子孝的李芳远(2/2)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免费阅读 风流村乱免费阅读 骨海之张府旧事免费阅读 我,孙山,科举免费阅读 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免费阅读 救命!炮灰的我开局就被女主逆推免费阅读 好莱坞的香瓜人免费阅读 天才医道免费阅读 重生之道修今生免费阅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免费阅读

李成桂篡位后,一直想要得到天朝上国的认可。

但老朱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你丫的玩篡位,老子能认你?

没派兵去平了你就不错了!

那年老朱知道这事后,立马停了朝鲜(当时还是高丽)的朝贡,坚决表达了大明的态度——这龟孙咱可不认啊。

但没想到,李芳远却满足了他爹的怨念,不止被赐名朝鲜,还大大的给自己升了好几级。

虽然以后再也不能称‘朕’,只能称寡人或本王,但优惠是实打实的啊!

至少,他才是第一位获得正式册封的\"朝鲜国王\"。

只可惜赐他名分的主子不大能挺,还没两年就被自个儿的叔叔和妹夫给干了。

不过燕王这个皇位所来,和他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李芳远不由得就把朱棣奉为知己。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

但朱棣却不乐意了。

咱和你是一回事吗?

你是篡位,弑父杀兄,俺可没干这些,嗯...大侄子是自个儿嗝屁的,关我屁事?

认为李芳远瞧不起他的朱棣,顿时就想收回封号,撤了他的九章冕服,但被苏谨拦住了。

因为这个时候,安氏已经开始叛乱。

安氏主虽然姓安,但他的身后是无数高丽王室和旧势力的身影。

李成桂将他们赶出了朝堂,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的就是这些人。

当时的他们虽然无力举兵反抗,但架不住人家有歪招啊。

在李成桂要彻查田产、学习大明重塑户贴、黄册的高压政策下,安氏果断找到了自己的新主子——英国人。

约翰正发愁怎么在东亚建立前进基地,来和大明对抗呢,安氏的枕头就送上来了。

于是,毫无意外的,在获得了英国人武力支持后,安氏高举讨逆大旗,生生将李朝打到了贫瘠的北面。

这也是苏谨不建议朱棣翻脸的缘故。

北方的鞑靼、朝南的安氏,以及虎视眈眈的英国佬,几方势力盘踞辽东。

若是大明对李芳远压制太狠,这小子一旦热血上头、破罐子破摔,很容易倒向对手的怀里。

于是,朱棣只好装作啥也不知道,捏着鼻子认了。

而李芳远也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等等……

最重要的,他还是大明朝廷认证的朝鲜国王。

齐源之所以对未来之行担忧,除了以上的乱局外,还因为李芳远的态度忽然变的十分暧昧。

出发之前,苏大人曾招他入府面授机宜。

根据苏大人推断,李芳远就耽罗归属问题上的争议应该不大。

毕竟岛都被人家安氏占了去,就算大明送给你了,你拿的回来吗?

有问题的,是李芳远到底想干什么?

朝廷虽然一直没有直接对安氏用兵,但这几年对李朝的支持却从没断过。

武器、装备、技术支持,乃至练兵的军官陆陆续续都派去不少。

但李芳远却将所有武器装备,都拿来武装他的亲军,至于李朝其他士兵,用的依然是弓箭长矛,最多有点火铳土炮。

这也是李朝干不过安氏的主要原因。

他在担心什么?

他又在维护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免费阅读 我何时可以回去免费阅读 夜读全唐诗免费阅读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免费阅读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免费阅读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免费阅读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免费阅读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免费阅读 宋终:一拳镇关西免费阅读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