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中庸为道(1/2)
胜利,但明眼人都可以发现,失去了【孟子】的儒道其实陷入到了一场巨大的危机。
如今的天下全部因为【孟子】所倡导的舍生取义而仰慕儒家,可这种敬仰,在没有人可以承接之际,那就不是夸赞了,而是捧杀。
天下瞩目,宛如烈火烹油,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这种时候,对于双方棋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双圣论道算是大逃杀的开始,那么【孟子】的这一波舍生取义就是整个棋局转折所在。
于纵横道来说,虽败,可纵横一道的两位半圣真正汇合,力量得到巨大的提升,一旦儒家有任何漏洞,所有观众都不会怀疑这两位纵横半圣可以给如今看似平和的七国致命一击。
但,接下来【稷下学宫】的一场论道,真正展现出了什么叫作圣级世界孔家的底蕴!
【孔门子思】在【孟子】刹那成圣之后,讲道稷下,有半圣之言传遍天弈世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最初,子思的言论仅仅限于个人学习,可正是这由小及大的方法,成功地将大量还处于亢奋状态的【儒者】从最危险的境界拉了回来。
【孟子】一言天下奉行,那确实很强大,可毕竟是刹那成圣,【孟子】的圣威在其去世之后,并不能久久留存,大量其他脉络的苍生学者再度回归理智。
唯有受到影响最重的【儒者】陷入到了不能进,不敢退的地步。
其他思想之道,在圣威消散之后,都有退路,但【儒者】不行,他们的道就是【孟子】之道,所以纵然【孟子】去世之后,天下【儒者】依旧处于亢奋而疯狂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儒者】已经有了过犹不及的既视感,像极了一个个愤青,舍生取义虽好,但不是每时每刻都要用的。
这种状态的【儒者】也在极短时间内,遭到了各国君王的厌恶,只不过圣威遗泽还在,包括最为愤怒的齐王在内都还在短暂忍耐。
但危机,那是早就铸成。
若是任何其他论道,如今的【儒者】一旦说出,很可能被重点怀疑,但偏偏【孔门子思】说的乃是学习之法。
这切入点之巧妙,也唯有一些深研思想之道的棋手才能第一时间看出。
纵然是身为解说的苏染还有职业九段的罗兰都没有第一时间意识到其巧妙性。
还是在后援的帮助下,罗兰解说才不声不响地将从后台给她的信息以其自身的语气为众人解惑。
“诸位,儒门看似辉煌,但所有思想已经禁锢在舍生取义之上,这是好的,但也是致命的,所以此时没有任何其他思想可以轻易动摇,但治学修身思想不在其内,这孔松棋手所落的子思以治学修身紧儒心,可谓大才。”
面不红,心不跳地将诸葛一通过罗马总社理事传达给她的解释公之于众,这就是老年解说的好处了。
类似罗兰这样的解说早就经历过了年轻时代的心高气傲,也度过了中年时的自认权威。
现在的她,自称老妪,本就无心名声,想做的也不过是教诲晚辈,所以是否是她看出,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观众讲解。
如果同样的后援转达给苏染,那么以此时苏染的傲气,他一定会明说是根据后方传来的信息,那看似谦虚,实则是苏染此时身为一位博学解说的傲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