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落叶哀蝉曲(2/2)
本来,为了此事,杨夫人和韩先鲁背地里设想了很多浑三不从的场景,对了很多话术,没曾想,一句都没用上。
浑三一口就应下了。
杨夫人心中欢喜,看来浑三是爱自己的,否则,怎么会答应得如此痛快?但浑三毕竟滑得像个泥鳅,不能因为他痛快,就不下情蛊。为了谨慎起见,也为了长情,杨夫人还是在浑三知晓的情况下,给他下了蛊。
中了情蛊,如不吃解药,发作的时候,痛苦难忍,不出十年,必死。
杨夫人把中情蛊的后果,跟浑三都说了。
可是浑三还是一口饮下被下了情蛊的酒,口中念道:“好喝!”
浑三连干了三大杯。
杨夫人就算是铁石心肠,心里也被浑三感动了。她长这么大,能为自己抛弃生死的,除了义父,就是浑三。
什么天下,什么事业,大多数女性都不会放在眼里,只有在感情面前,她们才会觉得那是全部。
女怕嫁错郎,杨夫人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杨夫人在桂林府,给自己和浑三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礼,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叫昏礼。古人认为,黄昏是一天当中最吉利的时间,所以举行婚礼也应该是在黄昏。
现代人则不同,至少北方人认为,黄昏举办婚礼,只有二婚的才这么干。
周朝时,婚礼有“三书六礼”,“三书”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分别指提亲、问女子姓名、占卜双方八字、下聘礼、告知女子婚期、进行迎娶。
浑三孤身一人,杨夫人也孤身一人,可是这流程不能省,全是杨夫人一手操办的,虽然走个过场,但还是要重视。她问过浑三意见,浑三答道,一切都听她的。
杨夫人是二婚,早就不是黄花大闺女了,她着实又被浑三感动了一回。
关于明朝婚礼,可以多说一点。大家都觉得古代婚姻,没有爱情,其实这是偏见。就拿朱元璋来说,为了防止男女婚姻不幸福,他规定,不允许男女双方的家长为子女指腹为婚,只能等子女到了婚龄才能议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可以变通的。
明朝婚姻,针对男子,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对此有严格规定:如果官员或百姓,将妻子当作妾室的杖责一百,将妾室作为妻子的要杖责九十。
尊卑有序。
爱情终归是自私的,哪个女人都不希望共享老公,恨不得一夫一妻才好,杨夫人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杨夫人给浑三下的情蛊太深,而且浑三一下就喝了三大杯,她有些应接不暇。
所以,杨夫人一直撺掇浑三,让他再娶两个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