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权利固化(1/2)
其实刘耀明真的希望能够改变目前的国内的情况的,
但是刘耀明觉得李鸿章这样的人已经被儒家思想彻底的控制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不可能说是支持自己自治区这样的发展模式的所以刘耀明也是对这方面不抱太大的希望的,
“这里就是你们的造船厂么?”
“是的”
“林安造船厂是我们自治区第一大造船厂”
“我们自治区这些年和马尾造船厂还有美国的多家造船厂合作的目前我们有着年造船一千万吨的能力”
“不过目前的这里主要建造的船只都是太平洋海运集团色的游轮以及货轮这些船只这些都是我们自治区大力发展海运所需要的”
“因为我们自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海运就是我们主要的贸易运输工具”
“我们自治区的产品能够在世界各地畅销的原因就是我们和很多和我们合作的企业还有我们自身都是有着庞大的海运能力的”
“每年从自治区发出的船只有着上万次”
“我们的临安港口在整个美洲大陆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超大型的港口”
“小哥你们这么庞大的造船厂需要的钢材也是你们自己冶炼的吧?”
“是的李大人因为我们自治区有着自己的特种钢材的冶炼技术的”
“所以我们的特种钢铁冶炼是不进口其他国家的钢铁的”
在李鸿章参观临安造船厂的时候刘耀明也是来到了这座造船厂,
不过他没有去见李鸿章,
因为他觉得更多的是希望李鸿章自己去看去问去思考,
站在林安造船厂的巨型船坞前,刘耀明凝视着眼前轰鸣的钢铁巨兽,
这座年造船能力达千万吨的工业奇迹,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缩影,
通过与马尾造船厂和美国多家企业的技术合作,林安造船厂已实现从散货船到豪华游轮的全品类覆盖,临安港口更成为美洲大陆吞吐量最大的枢纽之一,
当年因为自治区目前私有经济刚刚起步的所以豪华游轮也就那么几艘主要是用来验证造船能力的,
然而,刘耀明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眼前的繁荣上,
他深知,
自治区虽凭借海运优势和特种钢材技术实现经济腾飞,
但其“特殊模式”始终面临来自传统意识形态的质疑,
正如李鸿章这类深受儒家忠君思想浸染的历史人物,注定无法理解这种突破中央集权框架的自治实践,
中国的现代社会的形成是经历了无数先辈烈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但是在自治区却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人们直接从封建王朝的模式进入到了公有制的模式了,
在刘耀明看来,李鸿章的形象恰似一面历史的镜子,
这位晚清重臣虽主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却始终将权力紧攥于个人派系之中,甚至阻挠天津机器局的国有化改革,
这种矛盾性源于其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
即便目睹国家积弱,仍将维护清廷统治置于民族进步之上,
正如李鸿章晚年自述:“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半辈描画都尽’道尽了体制内改革者的历史局限,
穿过焊接车间时,临安造船厂最好的技术人员向刘耀明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船用耐蚀钢,
这种材料屈服强度达785pa,耐盐雾腐蚀寿命超25年,完全由自治区自主研发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