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游刃有余(1/2)
张建国的案子还是办了。
在段又亭跟了这个案子几个月没有动静之后,分局副局长郑富华决定换帅。
换谁上,问题摆在了分局领导的案头上。
为什么说换谁上是个问题呢,难道堂堂东城分局人手紧张到如此程度,连适合主持办案的人都找不出来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说案子等于成绩,但也得分是什么样的案子。
一般来说命案是侦办成本最低的,经常作案的读者都知道,没有计划的命案多是三天之内就能侦破,无名抛尸案多了说也就是一周。
超过一周的,不是有计划、有预谋,那就是老天都不收他,给凶手逃跑的机会。
什么样的案子侦办成本最高?
人数多的,非常多的,或者牵扯到的层面、区域等等复杂程度特别高的那种案子。
这样的案子很难吗?
其实不是的,难的不是侦办的技术,而是范围,办案不是抓人,抓人是结果。
最难的是把犯罪嫌疑人牵扯到的所有罪证收集齐全,交给检方起诉。
以张建国为例,这小子满京城的跑,想要搜集关于他的罪证,就得把跟他接触的,他所造成的犯罪事实找到,确定他是抓捕对象。
当然了,这个时候也没那么严谨,只要主观上能认定张建国有问题,那就可以先抓。
抓了再审,审出来再查嘛。
虽然程序上错了,可这个时候真少有人追究这个,毕竟维护治安没有错。
但抓捕张建国比搜集他的罪证还麻烦,还要困难,想靠这个案子翻身的段又亭就遇到了两头堵的麻烦。
大张旗鼓的搜捕张建国不现实,因为张建国所犯问题的针对性强,社会危害性小。
就是他想这么干,郑富华也不会批给他。
大范围的搜捕不现实,定点侦破和抓捕行不行啊?
答案是也不行,因为京城顽主多在胡同这样的密集区,谁也不知道他晚上在谁家休息。
两百多万人口的京城,想要抓一个张建国如大海捞针一般。
所以段又亭身没翻过来,倒吃了一嘴屎。
段又亭拿不下这个案子,其他人就拿不下来嘛,东城分局没有人了吗?
也不是,这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有能耐的看不上,没能耐的不敢拿。
现在上面重视顽主圈子和老乒圈子闹出来的影响了,尤其是老乒圈子里多多少少还牵扯着小崽子的问题,上面可能在想办法处理他们呢,要分局这边压一压,试试水。
以前没有压力的时候都没人愿意上呢,现在有压力没头绪,更没有人愿意上了。
但案子既然已经被重视起来了,高震和郑富华又不能不选兵调将。
重视是重视了,但还是不能扩大范围,扩大影响,也就是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你要说冲锋陷阵有人不怕牺牲,但大海捞针谁愿意被同事嘲笑啊。
有人问了,重视了就得办?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哪个江湖大佬不是被重视了才被办的。
你看看后世那些通报,有哪个江湖大佬的犯罪事实是被抓前一个月做下的事。
长了得有二十年,短的也有六、七年,二十年还被抓的只能说不长脑子,不用金盆洗手洗二十年也洗白了,张建国这个也不短了。
这两年他的所做作为都在各地派处所和治安大队这边记着呢,现在分局要算总账。
这些处理的、没处理的,是他的、不是他的案子归了包堆儿都算在他身上了。
抓了他一个,成全千万家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不知道谁提起了一句,以前交道口的治安环境就很好嘛。
大家心领神会,纷纷称赞起了姬毓秀同志担任交道口派处所时的治安稳定成绩。
沈放做出的成绩他们不提,因为沈放现在不是分局的人了,提他还干什么。
再说了,交道口的稳定跟沈放有个毛的关系,以前他当所长的时候不也那个屌样。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案子应该交给专案组的姬毓秀同志来负责。
推姬毓秀上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算这个案子办不好,那也是年轻人毛手毛脚。
毕竟她还年轻嘛,底子也厚,掉下来也能爬的起来,所以用她是最合适的。
真把这个案子办下来了,那该论功行赏,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在郑富华没有开口反对的情况下,这个案子就从段又亭的手里转给了姬毓秀。
要不怎么说有朝里有人好做官,不讲裙带关系,只说关系修养,姬毓秀也比别人强。
她按照领导的要求接了案子,但又提出段又亭同志对这个案子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很高,主动申请调段又亭进了她的办案组。
领导要用她,那自然是要给她面子的,同时也在心里夸她会做人,又安抚了段又亭。
而姬毓秀一接手专案组,立即就转变了办案的方向,整理了专案组手里现有的罪证,先抓那些张建国身边的小喽啰。
上次受伤自首的李奎勇不是重出江湖了嘛,第一个就逮他,这小子现在算罪加一等。
顽主圈子里现在就属他的风头最盛,什么“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吹大了吧。
要不是当初姬毓秀放他一马,他现在就是个瘸子。
不仅仅是李奎勇,段又亭收集到的名单上,包括东华门姚远,砖头会李占元,棒子队高建兵、东四李思达,达志桥王大海都要抓。
剪除羽翼,逼其现身。
定点抓捕的同时,组织街道治安力量,对相关人员家属和街坊邻居做工作。
别觉得这个时候的街道是后世那样,一问三不知,这时候的街道大妈连你奶奶叫啥她都知道,还能不知道你这个龟孙儿那点事?
挖掘不良根基,挤压顽主的生存空间。
打击犯罪是一方面,消除滋生罪恶的土壤也是一方面,双管齐下,不留后患。
现在张建国就算是不想现身都不行了,这边缩小了他的活动范围,还抓他的小兄弟。
而那些老乒们也没打算就放过了他,同样对他的行踪开始了侦查。
你看分局抓张建国找不见,那些老乒们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可能碰的见。
现在的四九城风平浪静之下,针对张建国由姬毓秀出手布下了一张大网。
就算不抓住他,也要困死他。
——
“你到底给他打没打电话啊?”沈建兵皱着眉头撒么了一圈,也没见着来接站的人,回头对爱人李娟抱怨道:“这就是你的亲戚?”
“别胡说八道了——”
李娟的心里也怪难受的,明明早就给大伯家二弟打了电话的,也说了会来接站。
“我打电话了啊,他说会来接……”
“是吉城来的李娟同志吗?”
就在李娟和沈建兵两人站在出站口四处踅摸的时候,从出站口里面跑出来一年轻人。
“您是——”李娟犹豫着打量了这位,试探着问道:“我是李娟,您刚刚是叫我吗?”
“哎呦,可算是找见您了。”
来人见李娟点头确认,松了一大口气,笑着伸出手要接她手里的行李,却被她谨慎地躲了过去。
“同志,我不认识你吧”。
“哎呦,怨我怨我——”
年轻人一拍脑门,松开了李娟手里行李的带子,从兜里掏出工作证递给了李娟,说道:“我是李学武李秘书长的司机,我叫聂小光,是秘书长委托我来接您的。”
“真的假的,我弟弟怎么没来?”
李娟将信将疑地看了眼对方手里的证件,皱眉打量了年轻人的容貌与证件照做对比。
一旁的沈建兵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他还能看不出这是专程来接他们的?
“行了行了,既然对上了,那就赶紧的吧,”他呲哒了爱人一句,随后对聂小光说道:“不好意思啊同志,我爱人疑心重。”
“没关系,您是沈同志吧。”
聂小光点点头,接了李娟手里的行李,示意了站台不远处的停车场说道:“这边不让停车,咱们先去停车场好了。”
他的话多,头前走着,嘴里介绍道:“秘书长今天有几个会议要开,特意嘱托我们来接站,我还想着你们远道而来行李多,找关系去了站台接你们,没想到走了个对脸没看见。”
“你认识我们?”
李娟打量了聂小光一眼,她可没印象这人在弟弟身边出现过。
聂小光终于理解沈建兵所说他爱人疑心重是咋回事了。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正写着李娟两个大字。
只要眼睛不瞎,出站都能看得见,只是他举着的时候两人没看见,就这么错过了。
“不好意思啊,聂同志。”
沈建兵瞥了爱人一眼,给聂小光点点头说道:“她就在火车上工作,养成职业病了。”
“没关系,是我想岔了。”
聂小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头多看了领导的叔辈姐姐一眼,心里怪怪的。
怪什么?怪领导的这位姐姐也太囊了。
要以李家的条件,当姐姐的都能这么囊,那这位姐夫的家世和身份得是多牛哔啊。
但看这位姐夫的气质……不像是很牛哔啊。
难道就像韩哥说的那样,牛哔的人都低调?
聂小光心里嘀咕,可脸上不显,嘴里更是不能乱问,这是当司机的大忌。
嗯,现学现卖,这都是韩哥教给他的。
今天一起来接站的还有韩哥,他的驾驶技术还在打磨,每次出特别任务的时候韩哥还是会叫上他,教给他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比如这一次接人,接的是领导的亲戚,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应对,今天也算是对他的考验和实习了。
目前看来效果还挺好的。
——
“怎么这么长时间啊?”
韩建昆见三人过来便从车上下来了,盯了聂小光一眼,主动过来接了行李。
聂小光嘿嘿笑着解释道:“是我马虎了,接到站台上去了。”
“不怪他,是我们没看见。”
沈建兵看不出这位开车的是什么身份,客气着让了行李,由着对方拎去了后备厢。
他趁着这个时间偷偷打量了一眼来接他们的汽车。
伏尔加M24他当然认识,只是他们单位领导也坐不起这个的,而那位聂小光既然说了是李娟弟弟的司机,那这台进口车应该就是李娟弟弟的办公用车了。
好家伙,他只听李娟说她弟弟在京工作,也是个不小的干部,只是没想到这么“不小”。
京城干工作的情况他知道啊,这地方就干部多,二十出头能有多“不小”啊。
现在看来是李娟含糊了,他也含糊了。
能乘用进口伏尔加高级轿车,还被称为秘书长,司机都配两个……两个司机?
坐上汽车后座的沈建兵想到这里不由得眼睛睁大了一瞬间,从他这个角度正能看见右前方副驾驶座位上那位没做介绍的年轻人腰上有枪。
靠!这位不是司机,这是警卫员啊!
那李娟弟弟到底是个什么级别啊,别不是……
因为不是李学武用车,聂小光也拿到驾驶证了,韩建昆便把驾驶位让给了他练手。
路上已经指点他一道了,哪里该减速,哪里该加速,哪里不能停,哪里可以停……
现在车上有领导亲戚在,当然不能做指导,否则人家会以为聂小光不专业呢。
只是韩建昆沉默寡言的性子,聂小光开车的时候也不敢说话,车后座那小两口正惊讶于车里的豪华,和车外的繁华,竟也安静下来。
从火车站到海运仓别墅,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直到汽车拐进了街道,进了胡同口。
“这的房子可真漂亮。”
李娟打量了一眼汽车沿途经过的洋房小院,安静的街道和林立规整的道行树。
这里生活静谧,交通方便,互通外车水马龙,商业气息浓重,进了胡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路上行人稀少,街道整洁干净……
当汽车停在了十字路口街角上的一号别墅门前时,李娟一眼便认出了这是弟弟家。
她还是两年前来过那么一回,弟弟李学武结婚,她跟着母亲乘车来这边看看新家。
当时急匆匆的,人又多,只待了那么一会儿,应付说话都应付不过来,对这里哪里有那么多的记忆,现在看见大门她倒是想起来了。
样式别致典雅的院围墙,设计独特的别墅洋房,从大门打开的那一刻她便在心里羡慕了,真羡慕弟弟能在京城工作,还能有这么好的居住环境。
“您是李娟同志吧,”听见汽车声音,来给开大门的秦京茹迎了出来,微笑着招呼道:“领导给家里打电话了,让我准备好了房间。”
“领导说他白天回不来,小宁姐今天有几台手术中午也回不来,他请我安排你们休息,说是晚上回来一起吃晚饭。”
“学武太客气了,谢谢你啊——”
李娟知道弟弟家是请了保姆的,这会儿做介绍的应该就是了,她倒是没怎么在意。
见大门开着,便走了进去,由着身后的司机帮忙拿行李,她的目光都被眼前收拾的很好的洋房小院吸引了,这里竟然种了小菜园子。
“我来吧,你先进屋吧。”
韩建昆很怕媳妇儿累着,没让她帮忙拿行李,这一幕却是被沈建兵看了个正着。
他眉毛动了动,很谨慎地没有说什么,只由着司机和警卫员把他们的行李拎进了洋楼。
“中午简单吃一点就行了。”
李娟进屋后在秦京茹的示意下换了拖鞋,走进客厅一边打量着屋里摆设,一边交代道:“小秦啊,我们坐了一宿的火车,想先睡一觉,缓缓精神头。”
“好,没问题,饭菜这就好,”秦京茹没在意对方的称呼和语气,推开了一楼靠门厅这边的房间门说道:“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一楼啊——”刚准备上楼的李娟一皱眉,抬眼看了楼上说道:“一楼会吵吧,我记得二楼也是有客房来着——”
她这么说着的时候,眼神还意味深长地打量了秦京茹,好像是怀疑她故意怠慢了她似的。
秦京茹也听出她话里的味道不对了,赶紧解释道:“楼上那间客房已经改成李姝和李宁姐弟俩居住的儿童房了,如果这间你们觉得不合适,那钢琴这边还有一间客房要不要换一下?”
刚把行李放好准备离开的韩建昆微微一皱眉,打量了李娟和沈建兵两口子一眼。
领导的亲戚他知道,就是不知道领导还有这么挑理的亲戚。
老家来亲戚也应该住去四合院那边,大院里正有限制的房子,怎么挤到这边来了。
按理来说既然是来做客的,客随主便,现在看起来怎么像是来挑理的呢?
靠近钢琴那间平日里空闲着,以前是秦京茹住来着,有时候李学武不回家秦京茹也在这边留宿,所以房间里还有秦京茹的个人物品。
他当然一次都没有在这边住过,可觉得有点不合适了,那边客房挨着厕所呢。
“算了算了,就住这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