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100章 想得太好,实际不行

第100章 想得太好,实际不行(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综影!我们一起同过窗!免费阅读 开局万花筒,随斑爷出走木叶免费阅读 星武纪元免费阅读 武圣!免费阅读 网游:当一个血牛自带成长反伤免费阅读 神话纪元,开局觉醒身外化身免费阅读 喂!叫你做年代文炮灰没叫你虐渣免费阅读 末日生存游戏之时光酒店免费阅读 快穿:疯批女配她是白月光免费阅读 误扒夫人马甲后,江爷又被罚跪了免费阅读

这也就罢了,总归大家都能勉强过日子。

可重点是,商税也是三十税一啊。

这就是典型的没对比没伤害。

农户们本来好好的种着地,突然就发现原来做买卖更占便宜。

他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种出来的粮食卖出去以后,人家倒手一卖就挣钱了,人家还不怕什么天灾人祸的,但凡有,还是商户更加挣钱的时候。

发展到后来,大商贾们就会趁着农户钱银不就手的时候把他们的地给买了。

多少自耕农就这样成了佃农。

天灾一来,颗粒无收的佃农交不起租地的钱,也没有粮食维持生存,不就成了灾民么。

这种事,不是单单在遭灾的地方发生。

在整个大明朝无论哪里都在发生中。

遭灾这事,对农户来说,天灾是大灾,来一次全家一锅端倒也罢了,反正死了四大皆空。

他们更怕的是家里人生病,壮劳力服役的时候残了丧失劳动力或者直接没了,这些平常生活里的会发生的事,能把本来还能过日子的一整个家拖进泥塘里翻不了身。

“你这说得不对,就算是大商户说了他们的地再租出去,大商户不是要给两份赋税,一份田赋,一份商税!再说,我爹还让大家开荒,开出来的荒地免三年赋税。”

朱棣听得很认真,也很快就找出了漏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王爷没在老百姓中间生活过,自是不知道还有许多的猫腻。”

张昶猛摇头。

“那你倒是说说,还有什么猫腻。”

这块确实是朱棣没有什么认知的地方。

十岁以前,家里吃喝是爹娘操心。

十几岁当亲王了,这家里的吃喝还是爹操心,岁禄即便逐年减少,那也是够吃够喝的。

到了这会,自家王妃跟儿子还有儿媳妇也把王府的进项整得明明白白。

“挂靠。”

张昶只说了两个字。

朱棣还没做出回应,刚刚进门的道衍和尚倒是听见回了一句:

“谁要来挂靠?”

“见过大师。”

张昶赶紧起身施礼。

“阿弥陀佛——”

道衍和尚合掌还礼。

“懂了。”

朱棣对挂靠略有所知。

他爹盲目优待士人,连刚刚读书的也很给面子。

只要当了秀才,不用交赋税,不用服徭役,犯法也格外宽容,见县官不跪,每个月还能领粮食。

他实在觉得没必要。

围绕着他爹的那圈文化人,老臣子,表面上大义凛然,什么为国为民,慷慨大义的。

实则对于士人的利益,那是半点不让。

朝廷里定下来做为祖制的赋税跟徭役,全都是老百姓担着,士人那边不就是越过日子越好么。

他们越好,就越能有余钱买更多的地。

好家伙。

细思极恐啊——

【小科普:明朝登记人口的本本叫“黄册”,登记土地的本本叫“鱼鳞册”。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账面人口6千万人,有明一朝,登记在册的人口一直在6千万上下浮动。实际远远不止。

洪武朝初期,造册登记的赋田是857万顷,到了弘治十五年,在册的赋田成了422万顷。

整个明朝,有权的人不用交税服役,有钱的人通过各种方式隐田隐户逃避交税服役,真正交税服役的全是没钱的人。】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哥,塌房不是入土,干点阳间事吧免费阅读 等级秩序下的人们免费阅读 地球阴暗面免费阅读 夜深人静的雨声免费阅读 年代:赠礼女知青,万倍返还免费阅读 签到无敌:从平凡到绝世免费阅读 住进阿姨家后,我觉醒了时间暂停免费阅读 调教香江免费阅读 歪歪人生路免费阅读 穿越:从参加前女友婚礼开始狂飙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