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胡亥究极嘲讽(2/2)
然而,就在胡亥谋划着如何反击矮人族时,天幕中的帝王们并未停止对他的嘲讽。
“这胡亥,到现在还不知反省,还想着用这些所谓的计策来挽回局面,真是愚蠢至极!”
秦始皇嬴政的身影缓缓浮现,他看着胡亥,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朕辛苦打下的江山,交到你手中,竟被你败成这样。你可对得起朕,对得起大秦的列祖列宗?”
胡亥扑通一声跪地,哭喊道:“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收复失地,重振大秦雄风!”
嬴政冷哼一声:“现在知道错了?晚了!你在位期间,倒行逆施,使得民怨沸腾。若不是你,大秦怎会如此迅速地走向灭亡?”
“嬴政,你也莫要太过苛责。”
这时,一位身着华丽服饰、气质高雅的女子出现在天幕中,她便是武则天。
“这胡亥从小养尊处优,被赵高之流蒙蔽双眼,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你身为父亲,也有教导不力之责。”
嬴政脸色一沉,说道:“朕忙于国事,无暇顾及他的教育。但他身为帝王,自当有自己的判断,怎能如此糊涂?”
武则天轻笑一声:“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这胡亥被权力和欲望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他没有承担起帝王的责任,实在令人惋惜。”
胡亥听着武则天的话,心中涌起一丝感激,说道:“武皇圣明,儿臣确实被权力和欲望迷失了方向。如今儿臣已经醒悟,定要痛改前非,重振大秦!”
“哼,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时,清圣祖康熙现身天幕,他目光如炬,看着胡亥说道,“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历经无数风雨,才开创康乾盛世。你胡亥若真想重振大秦,光靠嘴上说说可不行,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胡亥连连点头:“圣祖教训得是,儿臣定当全力以赴。只是如今我军士气低落,还望圣祖能指点一二。”
康熙沉思片刻,说道:“士气低落,关键在于将领。你应选拔有勇有谋、能服众的将领,激励士兵,让他们重拾信心。同时,了解敌军弱点,制定合理战术。如此,方可扭转战局。”
胡亥连忙谢道:“多谢圣祖指点,儿臣明白了。”
就在胡亥准备按照康熙的建议行动时,天幕中的帝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胡亥,即便按照康熙所言去做,也未必能取胜。”汉光武帝刘秀说道,“他根基已失,民心尽丧,仅凭一些战术调整,难以挽回败局。”
“刘秀说得有理。”晋武帝司马炎点头赞同,“这古战场局势复杂,矮人族又占据地利。胡亥若想反败为胜,谈何容易?”
“诸位莫要小瞧了这胡亥。”这时,元世祖忽必烈说道,“他虽昏庸,但手中毕竟还有大军。若能调整策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忽必烈,你这是在为胡亥开脱吗?”隋文帝杨坚皱眉道,“他犯下如此大错,致使大秦灭亡,罪不可恕!”
忽必烈摇头道:“我并非为他开脱,只是就事论事。这古战场乃各方势力角逐之地,局势瞬息万变。胡亥若能抓住机会,说不定能创造奇迹。”
就在帝王们争论不休时,胡亥在营帐内开始了紧张的筹备。他选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将领,对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同时加紧制造攻城器械。
然而,矮人族并未给胡亥太多时间准备。他们再次发动进攻,秦军营地顿时陷入一片混乱。胡亥匆忙带领士兵迎战,但由于士气尚未恢复,秦军节节败退。
“陛下,我们快抵挡不住了!”蒙毅焦急地喊道。
胡亥看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绝望,但仍咬牙道:“不行,朕不能就这样放弃!传令下去,全体将士务必死守,谁若后退,斩立决!”
就在秦军苦苦支撑时,天幕中的帝王们看着这一切,再次发出感慨。
“这胡亥,到了此时还如此固执,看来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唐玄宗李隆基摇头叹道。
“他若能听从众人建议,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如今,恐怕只能葬身于此古战场了。”宋高宗赵构幸灾乐祸地说道。
“赵构,你莫要高兴得太早。”明太祖朱元璋瞪了赵构一眼,“你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与这胡亥又有何区别?”
赵构脸色微红,反驳道:“朕所处之时局艰难,强敌环伺,不得已才偏安江南。与这昏庸无能的胡亥怎能相提并论?”
“好了,莫要再争吵了。”唐太宗李世民制止道,“且看这胡亥最终结局如何。”
此时,战场上的局势愈发危急。秦军死伤惨重,防线即将崩溃。胡亥望着四周的敌军,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
“朕不甘心啊!朕本想成就一番霸业,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胡亥仰天怒吼。
就在这时,一道光芒从天幕中射下,笼罩住胡亥。胡亥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自己托起,带离了战场。
“这是怎么回事?”胡亥惊恐地问道。
“哼,念你乃我大秦子孙,朕不忍见你就此丧命。”秦始皇嬴政的声音传来,“但你须牢记今日之教训,若能改过自新,或许还有机会重振大秦。”
言罢,光芒消失,胡亥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望着四周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而天幕之上,历代帝王们看着这一切,纷纷陷入沉思。这场古战场的纷争,以及对胡亥的嘲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帝王的责任与担当。
“这胡亥的经历,当为后世帝王之鉴。”汉武帝刘彻说道。
“没错,身为帝王,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切不可被权力和欲望蒙蔽双眼。”唐太宗李世民点头赞同。
“但愿后世帝王能从胡亥之事中吸取教训,开创太平盛世。”清圣祖康熙感慨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幕上的光芒渐渐消散,历代帝王的身影也逐渐消失。但他们的话语,却如同警钟,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时刻提醒着后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