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又是新年(1/2)
「新年」
政和三年的新年,来得既幸福又平静。
杨烟见到了镇北侯夫人,那是个沉静端庄女子,温和持礼,眉目恬然叫她有种熟悉感,就像干娘苏盈。
神情却比苏盈舒朗许多,毕竟有丈夫疼爱,儿女绕侧,嘴角总是窝着笑意。
也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儿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
仲羽和仲睿,是分别十六岁和十四岁的少年,将父亲当作榜样,早早习武,围着他们转悠的,是刚刚十岁的妹妹佳儿。
温馨的五口之家。
杨烟和冷玉笙随他们一起,在镇北侯府,过了简简单单的除夕。
又是个雪天。
瞧着少年们在放烟花爆竹,杨烟莫名想起和苏毓胡九一起在陈郎中医馆过的那个新年。
三个无父无母的孩子也是这样燃了爆竹,围桌坐在檐下赏雪吃果子饮酒。
虽然命运各异,年少的快乐大抵相同。
她放飞了几只红纸剪的喜鹊,演了些小把戏逗少年们玩,引得孩子们争相要学。
冷玉笙向舅舅敬酒,转脸见爆竹燃起的红光中,围着淡粉大氅像朵雍容牡丹的女子已跟弟弟妹妹打成一片,有些微微出神。
“舅舅帮你去向圣上请旨。”仲义捕捉到他的表情,“既已立业,泠儿也该成家了。”
冷玉笙慌张回头,手却不小心碰翻面前酒杯,酒液洒了满身,侍女忙要来擦拭,他接了帕子,坚持要自己擦。
仲夫人掩嘴而笑,指了指仲义:“怎的跟你年轻时一般莽撞。”
“夫人……”仲义声音低了下去,喉咙有些沙哑,“说泠儿呢,提这些干嘛?”
“好好好,不提,侯爷可莫要生气。”仲夫人软声求饶,叫冷玉笙始终没好意思抬起头。
舅舅一直活得严肃庄严,只有在舅母面前,才像个平凡人,会揶揄,会笑,会无可奈何。
“舅母。”良久,冷玉笙才唤道。
“嗯?”仲夫人柔和的目光投来。
“我和她,也想像你们一般,恩恩爱爱直到白头。”
“泠儿,一定会的。”仲夫人拍了拍他的手背。
他举起酒杯:“希望舅母舅舅和弟弟妹妹们,一直这么幸福下去。”
仲夫人眼神一飞:“你叫阿嫣也来,一同举杯。”
于是杨烟被叫回来,四人一起饮了新年的热酒。
后来她和冷玉笙围着小火炉守岁,依靠到他肩头,还依稀觉得是在做梦。
-
“十三岁那年除夕,是最后一次在家中和父母团圆。”她低声道,“后来,在庵里,在七里县,在去京城路上,居无定所,再后来,就跟你一起过了……”
感受到身边人收紧了胳膊。
冷玉笙缱绻道:“我保证,以后都跟我一起过了。”
“有家真好啊……”她向他靠了靠,慢慢眯上眼,睡着了。
“喂,别睡呀,当心年兽觉得香喷喷,来吃你。”
冷玉笙举手弯起虎口,作势去咬她:“啊呜!”
她只觉有些痒,摩挲了下脸颊:“别闹……我去找爹爹和娘聊聊天……”
这姑娘恬然闭着眼睛,歪着脑袋,嘴角翘起,红得叫他想咬上一口。
他眼眸泛起柔光,真的不闹了,拿铁钳翻了翻炉火,给她盖上毯子,望着窗外的飞雪愣神。
墙外又是一阵爆竹“噼啪”炸响。
三更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又到了。
——
年后不久,圣旨被宣谕使飞马送来,对仲家军兵将大行封赏,还赏赐冷玉笙数车珠宝、布匹和粮草。
同时召御史苏毓带西辽俘虏回京复命,去年安插在吴王离京亲卫中的上四军兵将也悉数召回。
却要求镇北侯仲义再亲自领兵押送。
仲义打开附带的信笺,只有昭安帝亲书的四个字:朕想卿了。
冷玉笙刚为全军受赏高兴过,此刻又犯了急:“千里迢迢的怎么还劳烦一军之将领亲自去送俘虏?叫本王押就送好了!”
说着就要找来使理论,仲义却拦住他的步子:“不要忤逆你父皇,陛下是叫我回京述职。”
“可……我不放心。”冷玉笙心里莫名不安。
仲义却笑了:“本帅从军二十几年,军前马下,刀山火海,什么没见过?上次入京还是两年前,是时候该找妹夫叙叙旧了。”
舅舅从来一言九鼎,做的决定不会改变。
宣旨来使连忙道:“圣上还有道给定王殿下的旨。”
“嗯?”冷玉笙闻声愣了下才跪下去。
却是给他赐婚的,昭安帝下旨将慕容氏女慕容嫣赐婚给了他做定王妃,婚期就定在九月。
冷玉笙怀疑自己听错了,又叫来使重复一遍,还是有些不可置信,抬头瞧了仲义一眼,仲义却摇了摇头。
他还没来得及去请旨。
难不成是父皇知他上回委屈自己没用上圣旨,这回来补偿他?
一定是这样的——冷玉笙在心里说服自己,兴冲冲接了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