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出手相救(1/2)
驿馆的喧嚣在夜幕的降临下渐渐归于平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万物皆沉入梦乡。周围的篝火逐渐黯淡,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如同远古的星辰,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而神秘的光芒。这些零星火堆,像是夜的守望者,静静地守候着这片沉睡的土地。
月光如水,轻轻洒在驿馆的青石板路上,给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夜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也带走了白日的尘嚣与疲惫。驿站内,士兵们横七竖八地倒在篝火旁,他们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如同低沉的乐章,在宁静的夜空中回荡。
在这片宁静祥和的夜幕之下,驿站的一个独立小院中灯火辉煌。钱元昭独坐于窗前,目光穿越夜色,而思绪却如同汹涌的波涛,难以平息。和亲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在这宁静的夜晚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哎……”钱元昭长叹一声,忧心忡忡。他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想当年身为太子,受制于父皇的威严之下,未能广泛结交朝臣,根基浅薄,支持者寥寥,使得他与郑锦共同规划的宏图大业难以施展。明日即将抵达大都,直面乾朝皇帝,他深知此行有求于人,心中不禁犯难:如何在求人之时保持尊严与气度?能否有幸得见皇帝一面,私下相谈?皇帝是否会伸出援手,助他征伐建州?即便皇帝同意出兵,他又如何确保自己能够顺利登基,并且在胜利后让军队撤回白沙河北岸,不留下任何隐患?
这些问题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几乎窒息。
与此同时,一个黑影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在驿站屋顶,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紧紧锁定着钱元昭的房间。他身披夜行衣,黑纱蒙面,仅露出一双寒光闪烁的眼睛,宛如从地狱归来的使者。
他紧贴墙壁,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鬼魅般缓缓向钱元昭的房间逼近。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谨慎,生怕发出丝毫声响,惊扰了屋檐下警惕的守卫。
夜色渐浓,驿站内的喧嚣早已归于平静,只剩下士兵们此起彼伏的鼾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夜鸟啼鸣,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诡异的色彩。黑衣人匍匐前行,一点一点接近那扇映出钱元昭身影的窗户,紧张得喉咙发干,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刺杀必须成功,也必须全身而退,否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他还期待着与清河公主宇文顺兰共度余生,享受与美人儿两鬓厮磨的快乐。
他紧握弓箭,手指缓缓搭上羽箭,准备在这寂静的夜晚,发出那致命的一击。
正当那黑衣人拉满弓弦,箭头如死神的凝视,锁定在房间内浑然不觉的钱元昭身上,准备射出那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一箭时,一阵微风悄然拂过,带来一丝不祥的预兆。紧接着,一个身影如同暗夜中的魅影,从阴影中猛然跃出,正是夏侯青。
夏侯青仿佛能洞察十丈之内的任何细微动静,他早已敏锐地察觉到驿站内潜藏的异样气息,只是未曾料到,竟有人胆敢在这守卫森严之地,对那位尊贵的公子下手。他的身形快若惊鸿,几乎在刺客手指即将松开弓弦的瞬间,已暴喝一声,声震屋瓦:“何人胆敢在此行刺!”同时,他一掌隔空劈出,掌风凌厉,竟使那已离弦之箭猛然偏离轨迹,嗖的一声,擦着钱元昭的耳畔呼啸而过,最终深深嵌入床榻之中,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痕迹。
刺客心中大惊,他虽历经沙场,斩杀过无数敌军将领,但面对夏侯青这样的绝世高手,却如同稚子面对巨擘,力量与速度的差距让他瞬间失去了先机。他心中暗叫不妙,身形一转,企图趁着夜色逃脱。
与此同时,驿站的守卫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醒,纷纷朝着夏侯青与刺客的方向冲去。屋内的钱元昭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惊叫一声。
夏侯青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面对围拢上来的守卫们,他显得从容不迫。他手指向那越来越远,身影已渐渐融入黑暗中的刺客,沉声道:“是我救了他,你们真正要追的,是那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