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1/2)
贾三是杭州豪强梁湖家的管事,梁氏在杭州算得上是顶级豪强,作为梁氏的管事,贾三负责外事,长袖善舞,和地方官员混的颇为熟悉。
一大早,睡眼惺忪的贾三来不及吃早饭就被叫了去。
梁湖负手站在庭院里,他身材矮壮,圆脸,一双眉有些短,增加了不少威严的味儿。
“老爷。”贾三行礼。
一个侍女递来茶水,梁湖喝了一口,说:“这天越发热了,加了桂圆熬煮上火,明日换了。”
“是。”侍女福身,梁湖摆摆手,等侍女走后说:“你去一趟那边,告诉那人,蒋庆之来了杭州,那笔生意暂且停了。”
贾三负责和那边联系,闻言说:“老爷,小村那人狠毒,这笔买卖太大,就怕他贪婪不舍,铤而走险。”
“我知。”梁湖淡淡的道:“这笔买卖是倭国那边先开的口,是小村寻到了我梁氏,求我寻找货源。主动在我。小村太贪,一开口便要四成利。”
梁湖轻蔑的道:“这笔买卖要害在寻找货源,以及如何避开官方耳目把货运送出海。这两路都是我梁氏一力承当,他小村不过是带个路罢了,也敢开口要四成?你去了寻了他,就这么说,他定然会急切……记住!”
梁湖指指贾三,“这事儿,咱们不急。明白吗?”
贾三明白了,“那……老爷,最低开多少给他?”
“本该一文钱都不给。”梁湖冷笑,“他是空口套白狼,就开个口的事儿。事儿都是梁氏在做。若是小村低头,告诉他,最多两成。高了,这笔买卖让他另请高明。”
“是。”
贾三随即出海。
禁海令是解除了,可沿海一带的商人、渔民依旧还在观望。他们不是担心被官兵抓捕,而是担心倭寇。
前阵子就有商人出海一去不复返,后来家中接到了倭寇的书信,让他家拿一万钱赎金,否则便撕票。
这事儿让整个杭州有意出海贸易的商人都犹豫了。
但贾三却不怕,施施然上了自家船,在一干看傻子的眼神中飘然而去。
“这人竟不怕倭寇?”岸上,一个高个商人喝着冷饮,有些诧异的问。
另一商人冷笑,“这般有恃无恐……怕是倭寇怕他。”
“老兄这话何意?”高个商人一怔,他来自于外地,对这边情况不熟悉,正好想请教,便叫小贩又弄了一碗冷饮请这位商人喝。
这冷饮是在水里加了香料和饴糖,加上果脯,再来点坚果碎,冰块最后这么一搅和,喝一口浑身舒坦。
喝了一口冷饮,那个商人惬意的道:“前些年一直禁海,可越是禁海,做买卖挣的就越多。不少人家就靠着走私发了。”
“他们就不怕被水师抓?”商人愕然。
“抓?这年头你以为水师干净。”那商人再喝了口冷饮,一边嚼着果脯,一边说:“两边都勾搭上了,这走私生意水师也掺了一股子,明白吗?”
“好大的胆子!”高个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依旧愣住了,“就算是九边也没那么肆无忌惮。”
“这年月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贾三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看破了身份,一路出海。
半途,他遇到了一艘渔船,便问附近可有倭寇。
实则是担心小村一郎出海,他去小岛扑空。
“没见着,倒是见到了水师战船。”渔夫收获不少,喜笑颜开,“这水师若是能日日出航,咱们还怕什么倭寇。”
贾三笑了笑,心想就水师那些烂泥,若非蒋庆之亲临杭州,一年到头能出海两三次就算是勤勉了。而且每次出航只是在近海晃荡一圈。
包括地方官员也是一样,说是要亲民。可贾三熟知的几个官员每次出城都只在附近转一圈,寻个富庶的富农家转悠一趟,说几句话,随行的官吏一番吹捧,什么亲民,什么亲自抚慰农户,劝耕……
作秀古今如一啊!
贾三感慨。
当看到小岛时,贾三干咳一声,把思路捋了一下。
船上的水手突然惊呼,“那是什么东西?好高!”
“别吵。”贾三刚想到了一个威胁小村的好办法,蹙眉道。
“三哥,三哥!”水手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子诡异的震颤。
“叫什么叫?”贾三不耐烦抬头。
船上所有的水手都呆滞的看着岸上。
失去控制的船儿顺势靠向岸边。
就在距离岸边数十步的地方,贾三记得自己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块平地,小村一郎用于操练麾下的地方。
也就是校场。
此刻那块空地上,耸立着一个高高的土堆。
土堆的前方,一根杆子树立着,上面好像是……挂着什么东西。
船儿失去控制靠岸,嘭的一声,撞到了岸边。整个船身震动,贾三跌倒在甲板上。
他爬起来就跳上岸去,撩起袍子下摆急奔。
贾三气喘吁吁跑了十余步,突然止步。
就在前方,一根杆子深深插在地上。
一个男子就被种在了杆子上,杆子从粪门插入,小腹那里微微鼓起,看样子杆子已经深入到了腹部。
贾三顺着杆子缓缓抬头。
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