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文豪1983 > 第70章 前线

第70章 前线(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不只是神豪免费阅读 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免费阅读 影视:人在庆余年,读书就变强免费阅读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免费阅读 在完美开挂后,我加入聊天群免费阅读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免费阅读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免费阅读 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免费阅读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免费阅读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免费阅读

3月份,《未婚妻的信》转载到了《军文艺》,投放给特定的人群看,事情就了不得了。前线雪一样的信件寄给了《军文艺》,战士们表达了对这个故事、对作家余切的喜欢。

川省电视台有记者去前线采访,回来说“在前线,凡是看过了《军文艺》的,没有人不知道秦云,没有人不知道‘我和他们在一起’的口号!”

“忽然间,前线只有两类人,一类人看过了《未婚妻的信》,一类人还没来得及看《未婚妻的信》。”“我来到了位于前线的营地,战士们把那句口号简化为‘我们在一起’,是的,我们在一起,多么简朴的话语只要我们在一起,众志成城,无论天大的困难,都必将被我们克服!”

《十月》编辑部。

王世民把余切的小说拿给编辑张守任看。

张守任就是指导李存宝写《高山下的环》的编辑,也是《十月》的创刊人之一。

余切之前答应过,要每个月写一篇小说交给《十月》发,发完三篇为止。所以必须得有个对接、改稿的编辑。骆一禾既然调去了诗歌组,现在就换了一个人来对接。

其实,以骆一禾在小说上的水平,已经无法承担起当余切编辑的任务——编辑需要有不低于作者的审美水平,有时会促成一部小说的进化。

于是,王世民让张守任多熟悉余切的作品,尤其是他最近的《大撒把》和《未婚妻的信》,已经成为他的新代表作。

一个代表“新现实”,一个代表军旅文学。这么搞下去,横跨多个类别,余切也快要有“黄金左脸”了。

张守任很激动:“余切确实是我一直在关注的作家,没想到居然有机会和他合作。这些作品,我当然都是看过的。”

“李存宝当时写完《高山下的环》初稿时,我总觉得那个故事还有些重要部分意犹未尽,需要重彩浓墨补笔,尤其是雷军长在大会上抒发的一段感情激烈的台词,以及婆媳两人在还清梁三喜生前欠账之后,孤凄地返回沂蒙山老家……”

“然后我看完李存宝改过的稿子……我是在凌晨看完的,就立刻撰写了审读报告,要求刊登在《十月》头条位置,可见我还是有点水平的,也有点资源的。”

王世民哈哈大笑:“你别自卖自夸了。这些话,你拿去给余切说,看他喜不喜欢你。”

下午,余切蹬自行车来了编辑部。燕京的雪老早就化了,他自行车蹬飞快。

简单认识过后,张守任看起了余切新写的稿子,这是“新现实”的第二部,叫《我们俩》。

讲述了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单老人与一个来燕京上学的女孩之间的故事。老人将房子出租给女孩,两人从最初的矛盾到最后的相依为命。

很朴实的一个故事。艺术性和故事性确实都不如《大撒把》,整部小说五万多字,余切了两三天就写完了,也没什么可供他改编的。

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完整的,有水准的故事。

张守任看了会儿,汗出来了,抓耳挠腮想了一阵子。他心道:完了,这小说怎么没什么可改的

那我这把老骨头,还有什么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新书推荐: 身为煤二代,系统却要我进娱乐圈免费阅读 抱歉,合约结束了!免费阅读 重生后,我在娱乐圈杀疯了免费阅读 青梅偏心绿茶男,我走后她失控了免费阅读 我一个群演,干副业赚钱这么难嘛免费阅读 躺平,从蓝星找媳妇生娃开始免费阅读 重生后才知自己是红三代免费阅读 魔物入侵:我创立组织反攻魔界免费阅读 变身超级赛亚人,打爆诸天万族!免费阅读 直播鉴宝:你问我青铜门怎么开?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