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太子诏令(2/2)
“喏。”死人脸的纥干承基领命便退下了。
看着纥干承基离开,王泉撇撇嘴,谄媚的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殿下,这纥干承基每日都耷拉着脸,要不要重新找个人伺候您?”
虽然王泉不懂什么叫情绪价值。
但卫规在的时候,总是会逗李承乾开心,而纥干承基除了贴身守卫之外,半个屁都放不出来。
李承乾有些意外的看了眼王泉,想了想,还是挥手道:“孤不喜欢用不熟悉的人,先用着吧,日后有好的人选再说。”
其实李承乾是比较中意薛礼。
可惜薛礼这人,他还看不透对方到底心中有没有那种为了正义可以做任何事的人。
如果是循规蹈矩,做起事来肯定会束缚手脚。
历史上的薛礼屡立奇功,可却没有被唐高宗视为心腹大将,这很就说明问题。
到底是薛礼为人的问题,还是唐高宗惧怕武将功高盖主,提防着李世民留下的武将,不得而知。
崔府。
崔邑坐在厅堂,听着府外各种喊声,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要不是崔冲拦着,恐怕崔邑能够提着刀剑冲出去杀他个七进七出了。
嗯,这个七进七出,也只能对着百姓。
真要放在战场上,整个五姓七望加起来,能打的都不超过两只手。
纥干承基耷拉着脸,看着崔府外的情况眉头紧皱。
“校尉,这人如此之多,我们该如何进去?”旁边的一名东宫侍卫问道。
“太子殿下的诏令,不能进去也要进去。”
随着纥干承基一句话,身边十几个侍卫便开始在前面开道。
先是推开了围观的百姓。
这些百姓本想破口大骂,可看见是身穿甲胄的士卒,立马讪讪的闭上了嘴,往旁边退了几步。
然后就是千余苦主。
他们正在卖力的叫喊着,忽然有人在后面推搡,他们也是没有好脾气。
“推什么推。”
“没看见还有老人吗?”
“别推了,再推就要进去了。”
。。。。。。
嘈杂的声音吵成了一片。
东宫侍卫也是没办法,皱眉看向了纥干承基。
不是他们不卖力,实在是这些人围的实在太过密集。
纥干承基深吸一口气,大喊道:“奉太子殿下诏令,尔等速速闪开,如有阻拦者,严惩不贷。”
这一声喊,苦主们都愣住了。
主要他们听见了太子殿下四个字,纷纷的开始让出了一条小路。
要是别的,他们或许还可以不管不顾。
毕竟找他们来的人已经交代过了,不需要害怕任何衙役和武侯,有太子撑腰。
可现在是太子的人,他们自然是忌惮许多。
围住崔府院门东宫六率的一名旅帅听说是太子殿下令,立马让人散开了人群,看见了纥干承基,这名旅帅立马上前拱手道:“属下拜见校尉。”
旅帅又称百夫长或队正,其名下管辖着一百名士卒。
“嗯。”
纥干承基看对方是一名旅帅,只比自己低了一级,微微颔首道:“打开门,我奉太子殿下诏令要给崔府传话。”
“喏。”这名旅帅拱了拱手,朝着身后的士卒挥手道:“快,敲开崔府大门。”
一听见是给崔府传话。
这些苦主们都眼睛泛绿光,甚至有的跃跃欲试,想要冲进崔府宅院。
可被东宫六率的人死死的守住了府门口。
他们接到的诏令是任由叫喊叫骂,但绝对不能让人冲进宅院当中。
砰砰砰!
砰砰砰!
“开门,太子殿下有诏令。”士卒拼命的用唐刀击打着崔府的大门高喊道。
府门内的仆役一听是太子殿下有诏令,连忙慌不择路的跑去厅堂找崔邑了。
听说此事的崔邑微微蹙眉。
“太子殿下有诏令?”
“没错,我听的很清楚,东宫六率是士卒确实是这么喊的。而且我还偷偷看了眼,有一个穿着校尉甲胄的人就站在了府门口。”仆役补充道。
崔邑眉头皱的更紧了。
反而是崔冲道:“郎君,还是让其进来为好,太子如今已经摆出架势,一旦再惹怒了太子,真的撤走了东宫六率,恐怕那些人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闻言,崔邑深深叹息了一声:“让他进来。”
“是。”仆役看了一眼崔冲,后者微微颔首,仆役便飞快的跑去开门了。
这一幕,崔邑也看在眼里。
忽然浑身的无力感。
没有崔敦礼,崔邑觉得在崔府他的威信并不高,而且崔仁师还在的情况下,要是崔仁师和崔敦礼都不在了,崔邑很难想想,崔府到时候又有几人是真心听自己的。
倒不是怀疑崔冲。
而是府中的仆役和侍女都是听崔冲的,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