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平城赋 > 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安宁”金簪、金指环

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安宁”金簪、金指环(1/2)

目录
好书推荐: 让你送外卖,你第一单送地府?免费阅读 带物资嫁绝嗣首长,易孕军嫂多胎免费阅读 末日来袭,一家三口要整整齐齐免费阅读 无敌庶女苏七七免费阅读 开局满级天赋,从普通法师开始免费阅读 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免费阅读 重返大学,开局成了富二代免费阅读 综漫:从在学园孤岛砍行尸开始免费阅读 综漫观影:无职JOJORE0免费阅读 回乡开炸串店,我暴富了免费阅读

四月底,拓跋健被委任为抚军大将军,负责督率各路军马。下一月,沮渠无讳久攻张掖无果,又撤至临松驻守。思及太子妃临盆在即,不宜大动兵戈,拓跋焘只下诏书告谕沮渠无讳,莫要不识时务。

六月下旬,闾恩如期诞下皇嗣。

密盛的绒发,红润的肤泽,无一不是宣示着乳儿的康健体魄。拓跋焘如愿以偿地做了皇爷爷,自是喜悦无极,忙取崔浩之意,给孙儿取名为“濬”,又大赦天下,改元为太平真君。

定此国号,是因他受了符篆之后,益发崇信道教,以为佛教为西戎虚诞之说,为世费害之学。

当初,寇谦之曾以《神书》为据,说他的使命便是“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由此,崔浩自是荣宠无边,而不愿入宫为官的寇谦之,也无疑是大魏的无冕之王。

按寇谦之的话说,五斗米道的称法,实难登大雅之堂,而经他改良后的天师道,容纳着世间大道、人寰公义,堪为大魏之国教。

对此,拓跋明月不置可否。

与其兄不同,在她心底并无儒道佛的区别,凡能修心养性之说,皆可深纳。只是,她也知道,崇道抑佛的背后,自有他阿干的一番用心。

闾恩妊娠之时,拓跋明月时常与她一道去窦太后跟前服侍、闲话。

此举,一是为了振作窦太后的生气——太医已预测她药石罔效时日无多,但凡病人,须有个盼头,才能有健旺的求生欲;二是拓跋明月想向太后求一道懿旨。

想来,遂了心愿之后,窦太后便已全无遗憾,故此改元不过两月,她便撒手人寰含笑而逝了。

在此之前,拓跋明月已取得了那道懿旨,留待日后之用。

太后的丧礼,办得隆重而体面,皇室宗亲、达官显贵皆入京祭拜。

他们虽对这保姆出身的太后不甚在意,但却不敢违逆圣意。不过,新兴王拓跋俊却是个拗人,侍从们好容易把他请去了灵堂,他却很不配合,不仅酩酊大醉、半醒半寐,还险些呕上一地。

拓跋焘脸色铁青,指了指殿外的大水缸。

宗爱、赵倪会过意来,忙屁颠屁颠地跑过去。

哗——

一桶水淋漓而下,拓跋俊被冷得一个激灵。

天威在前,拓跋俊蓦地清醒过来,颤颤的伏跪在地,连声告罪。

拓跋焘恨声训斥他一通,移时才让小黄门拿套素服给他,按在地上给灵柩磕头。

这个拓跋俊,是拓跋焘最小的弟弟,早在泰常七年时就封了镇东大将军,后又封爵为王。

拓跋俊一贯奢侈贪货、嗜酒好色,念其擅于骑射、才具不凡,拓跋焘也不忍怪责于他,只要他不做太出格的事,自己也乐得做个瞽目之人。

不过,凡事皆不可逾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仙上仙免费阅读 叶小子修仙记免费阅读 柔弱但能生,贵妃她又娇又媚!免费阅读 奴为将免费阅读 创世神毕业后竟然成了毁灭神免费阅读 靠智力【划掉】魅力杀穿规则怪谈免费阅读 综漫影之从鬼灭开始免费阅读 穿书日常,宿主已疯,反派你快跑免费阅读 六零之末世大力女和她的女尊娇夫免费阅读 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