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章 瓦哈卜思潮太过保守,不如新教改革彻底,导致先进性不足么?(1/2)
路上,郭康就向朱文奎了解起情况来。
“脱欢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去找这个女人的?”他直接关注起重点来:“这人有没有出过监狱,被他带到其他地方去?”
“有大半个月了吧。你离开之后不久,就开始了。”朱文奎想了想,告诉他:“不过,应该只是在衙门那边谈过几回,没有更多的互动了。”
“你觉得他对人家有意思?”他好奇地问道:“我也有点这种感觉,不过也没什么吧。他跟咱们都是同龄人,而且还是大秦国的太子,到现在却还没有接近过女色,已经过于正经了。我觉得,找个女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天天不是工作就是找安达们玩,希腊人怕是又要胡思乱想了。”
“找女人确实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不知道他找了什么女人。”郭康也不隐晦,直言道:“你也知道他是大秦国的太子。找个埃及女人,总有种不对劲的感觉……”
“不过,还没有更多的事情,就还好。我们也可以先去调查下,否则,等人家直接裹起来送他那儿了,就说什么也没用了。”
“那倒不至于。”朱文奎连连摇头:“这边也没有田氏这种势力,足以向汗廷展示力量;再说女人也不是继承人,非得挑她才行。”
“啊?”郭康一时没听懂他是什么意思。
“春秋的典故你都不记得了?”朱文奎也有些意外:“史书说,当年齐景公一直没有立太子。晚年的时候,想要立宠妾芮姬所生的公子荼。公子荼还是个年幼的小孩,被称为‘晏孺子’;他母亲出身也不高,家族实力虚弱,因此,大臣们都很担忧。”
“但是,齐景公特别宠爱这个小儿子。为了哄他开心,亲自扮演牛,嘴里叼着绳子,让晏孺子牵着走。然而晏孺子走路都不稳,摔了一跤,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都拉断了。”
“溺爱到了这种程度,大臣们劝阻也没用了。齐景公还是固执己见,把晏孺子立为太子,委托国夏、高张两家上卿辅佐他。”
“齐景公去世后,田氏家主田乞利用国、高二卿与众大夫的矛盾,从中挑拨,又与鲍氏联合,发动了兵变,攻打王宫。国君一派措手不及,仓促间被击溃。国子出奔莒国,高子、晏子等出奔鲁国,晏孺子被田氏俘获。”
“田乞找来之前出奔的公子阳生,许诺拥立他,把他藏在家里。等局势稍微平稳,田乞请大夫们来宴饮,席间,把公子用皮革口袋装起来,让力士抬到会场中央。袋子打开,公子阳生钻了出来,田乞宣布:‘这就是齐国的国君了。’大夫们畏惧田氏的实力和席间的力士,只好拜谒他,表示认可。”
“田乞又让众人与公子阳生盟誓。有人问‘这到底是谁的命令?’田乞哄大家说‘这是鲍子的命令’。当时鲍子已经喝多了,但还是反应过来要让自己背锅,于是气愤地说:‘你们忘了国君去当孺子牛,连牙齿都折断的事情么?为什么要背叛和他的约定?’。这就是‘孺子牛’的出处。”
“不过,公子阳生稽首说:‘我们按照道义而行事。如果我可以,也没必要死掉一个大夫;如果我不行,也不用死掉一个公子。’鲍子惧怕他的威胁,只能认了下来,说:‘谁不是国君的儿子呢?’于是举行了盟誓,拥立了公子阳生,这就是齐悼公。田乞担任了执政,派人杀死晏孺子。田氏主导国政就是由此开始的。”
“这个典故还挺出名的。我以为你知道呢。”
“我想到其他典故去了。”郭康也没反应过来。
对他来说,凯撒和克娄帕特拉那个故事才更出名。其他人不说,他也没意识到,包裹里钻出来的不止是埃及艳后,还可能是齐悼公……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朱文奎安慰道:“而且,你也不用担心那个女人会怎么样,我看她倒是一直挺怕你的。我们几个人,现在都发现这一点了。”
“怕我?怕我干什么……”郭康听得都有点好奇了:“王师父还一直说我太温和,怕我管不住人呢。”
“我听你那个波斯妹妹说,她好像不是第一次表达这个看法了。”朱文奎告诉他:“应该是因为你一直在从事教会那边的工作,所以就比较怕你吧。”
“这有什么关系?她自己也不算是教士么。”郭康不解道。
“可能就是因为懂一些吧。”朱文奎说:“就我能听懂的部分来说,她觉得你行事风格。像那个推崇复古的伊本·泰米叶。她说,从那人之后,你是第一个公开表示要根据教义,对妇女的职业和行为进行限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