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哇哦(1/2)
“贫道见过琅琊公主!”
李明堂一身道袍,客气的行礼。
“免礼!”
王姮轻声回了一句,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李明堂,发现她果如阿棉所说的那般,是个不寻常的人。
穿着道袍、戴着黄冠,却又没有那么的清冷孤高,她是沾染了红尘的神仙。
她有着女子的风情,亦有高人的风范,世俗与仙气儿,在她身上却能完美融合,丝毫不显突兀。
“吾家祖母,卒中多年,缠绵病榻,日渐病弱,听闻李神仙妙手回春,又有着慈悲心肠,便想烦请李神仙出手,为祖母解除病痛折磨。”
王姮没有过多的寒暄,也没有绕弯子,相互见礼之后,便直奔主题。
李明堂已经提前接到了公主府的通知,知道王姮的来意,以及抵达的时间等细节。
听到王姮的话,她也就没有太多的意外。
“公主客气了,为病患看诊,是贫道的本分!”
说话间,李明堂来到了汤泉山庄中心院落的上房。
王姮抵达骊山后,便直接来到了刚刚落成的汤泉山庄,并把中轴线的主院腾出来给谢太夫人。
谢太夫人虽然瘫痪了几年,逐渐被京城、被亲戚等所遗忘。
王姮却深谙“做戏做全套”的道理,哪怕没有观众,她也绝不会有任何疏忽。
她,就是一个至纯至孝的好女子,足以被载入《列女传》的楷模!
李明堂绕过屏风,行至榻前,看到了躺着的一个瘦弱老妇。
老妇五六十岁的年纪,头发已经花白。
人很消瘦,几乎到了皮包骨的境地。
她一脸的病态,显是缠绵病榻多年。
李明堂作为行医多年的专业人士,只看病人的状态,就能猜测到她的情况。
老妇看着虚弱、不堪,却并未受到苛待。
瘦得皮包骨,不是吃不饱饭,而是重病所导致。
李明堂轻轻吸了吸鼻子,整个房间,没有因为屎尿而产生的臭味儿。
她坐到榻前,再仔细闻,也没有在老妇身上,闻到任何不好的味道。
瘫痪的病人,若是照顾的不够精心,是不可能这般干净、清爽的。
当然,在权贵人家,有奴婢,不需要主子们亲力亲为。
可,大户人家的贵仆们,最会见风使舵。
主子稍有不重视,善于察言观色的奴婢,就会不由自主的懈怠、轻慢。
这老妇,瘫痪几年,却还能如此体面,足以证明琅琊公主是“真心”孝顺,奴婢们才能上行下效,好生侍奉。
“来到骊山后,就听闻了琅琊公主至纯至孝的好名声。”
“今日一见,琅琊公主果然是个聪明人。”
李明堂四处行医,她的病人既有贫苦百姓,亦有高门显贵。
她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内宅隐私。
她不会轻信传言,她总能通过表象窥探到真相。
琅琊公主是否纯孝,李明堂不敢妄下判断。
但,李明堂却可以确定,琅琊公主非常聪明。
就算是假的,人家也做得几近完美,不露任何破绽。
而假的,做得好了,也便是真。
且,未必就是“假”。
毕竟“君子论迹不论心”嘛,就算内心深处没有那么的孝顺,可她所展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孝道,那她就是真孝女。
李明堂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眼前的琅琊公主不只是聪明,她还果如传闻中所说的那般倾国倾城、美若天仙。
对于美好的事物,人都本能的喜欢。
李明堂以情入道、以俗炼心,她大俗大雅,最喜欢美人美景。
又有王棉之前的种种铺垫,李明堂对琅琊公主亦是“一见如故”。
对于琅琊公主的请求,她也竭尽所能的帮忙。
“公主,尊太夫人沉疴已久,很难彻底治愈。”
“贫道可以为太夫人针灸,并辅以药浴,应该可以缓解一二。”
李明堂谨慎的表示,她治不了谢太夫人的瘫痪,却可以让她少受些痛苦,多维持两年。
“玄妙娘子,如此就足够了!”
“为了阿婆的病,我请遍了太医院的太医,还满天下的搜罗名医,都未能有起色。他们甚至断言,阿婆可能熬不过今年的冬天——”
王姮语气里带着伤感,心底却无波无痕。
对于谢老妪,她真心没有多少感情。
充其量,谢老妪就是她刷好名声的工具人。
谢老妪是今年死,还是多活几年,王姮根本就不在乎。
楼彧:……呵呵,阿姮,你不在乎,我在乎啊!
你已经在服三年的斩衰,难道还想再叠加一个一年的齐衰?
楼彧可不想,再苦等一年。
若是再熬下去,他的某个缓解之法,都未必能够让他纾解。
小变态也终将憋成大变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