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免费出借土豆良种(1/2)
京城郊外。
三人正在相互告别
作为一入朝堂就被外界视为太子一派的甄远,在甄家为太子出谋划策如何对抗三皇子时,他向吏部递上调令远离京城。
何宴之和杜远前来送他。
三人并肩而立,杜远望向远山叹道:“甄程兄,明章兄皆调往地方,如今你也离开京城,天高水远,不知我们何时能够相见。”
说到此处杜远有些伤感,他看着面冷,与他不熟悉的人觉得他不好相处,是个面冷心冷之人,事实上,他非常重视家人友人。
甄程殿试后前去地方赴任,几月前,郑颢也被陛下派往幽州府,虽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杜远仍旧有些伤怀。
甄远转头看向他,不改嬉皮笑脸,声音却放低道:“我自请外放并非坏事。旁人只看的见京中权势富贵,我不信你们看不出天下将要大变,京城迟早会变成是非之地,我劝你们赶紧离开。”
甄远话落,杜远没有为此感到意外,他脸上浮现淡淡忧虑:“父亲已做下安排,不久后,我便要前去青州府任职。只是何兄……”
他转头看向何宴之,冷淡神色难掩担忧。
何宴之神色不变,语气坚定:“我家中老小皆在京城,无论发生何事,我都不可能弃家族不顾。”
他转头看向甄远,面色郑重:“幽州府遥远,你只带几人前去赴任,万要珍重!”
甄远抬手朝二人作揖,三人在京城郊外依依惜别,最后各自散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聚。
.
官兵们扛着一筐筐土豆下乡,命各村村长敲响铜锣,令所有村民到田间集合。
村长上前朝为首官兵讨好地笑着道:“官爷,村里所有人都到了,您有何事宣布?”
他小心翼翼,语气讨好地询问着,可眼底却是深深的忧思。
每每秋收后,这些官兵就喜欢下乡朝他们要“孝敬”,作为寻常农户,他们怎么敢同穿官皮的斗,自是家里揭不开锅,也得从牙齿缝里抠出些许银钱上交。
村长一边想着,一边从袖子里拿出沉甸甸的铜钱交给官兵:“官爷,小小心意不足挂齿,幸苦官爷特意下乡一趟,这些铜钱拿回去好买茶水喝。”
官兵见此立马后退一步,而后疾声厉色喝道:“住手!”
村长一骇,被眼前行为态度骤变的官兵吓到,见对方面色不满,以为是自己准备的孝敬不够,村长两腿颤颤,壮着胆子想要说情,却听身前官兵生气道:“你这老头作甚,是想要害死我不成?”
回头看向另一边正要带人前去其他村子的士兵,官兵对村长正色道:“知府大人有令,我等下乡期间,每日皆有银钱补给,不可私自收取百姓银钱粮食,若被人发现举报,则免去职位,逐出府衙军营。”
村长听了后,神情呆愣,为首官兵不想继续浪费时间耗下去,他催促村长:“看看人到齐没有,赶紧把事情宣布下去,我还要去另外一个村子。”
村长急忙回神点头。
为首官兵找了一个声音最大的士兵让他念起通知。
“知府大人寻得良种名为土豆,经过试验,土豆在幽州府可实现一年两种,且产量高于粟米小麦,一亩田地最高可产八石土豆,本府秋收后,所有村落田间都要种上土豆!”
待士兵宣读完通告后,原本害怕他们,不敢随便说话的百姓小声讨论起来。
“什么土豆听都没听过,好好的田地不种粟米小麦,之后交粮税,咱们拿什么交?”
“我家只有几亩薄田,一年风调雨顺下想要吃饱都不够,实在没有地方种这些土豆。”有人叹气道。
也有村民注意到官兵话里的重点:“你们没听见官爷说,这土豆比粟米小麦高产吗?一亩田产粮八石,我想都不敢想,咱们村边不远处的周员外,他们家有好几百亩良田,但每亩良田最多产五石粮,你们说官爷说的是不是真的?”
有人怀疑有人心动,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想种土豆,家家户户的田地有限,劳动力也有限,每每播种时家里青壮年能为此脱好几层皮。
他们没种过土豆,不知道它的产量是不是和官兵说的一样,他们庄户人家靠着田地养儿养女,不像城里人不用下田就能吃上白花花的米面,如果此次种植土豆来年收获不了,对官兵城里人没妨碍,却能要了他们半条命。
村长迟疑道:“官爷,您看这······”
见他们犹豫不决,官兵冷声道:“知府大人要求每户村落至少划出十亩田种土豆,至于其他田地种不种随你们。”
闻言,村长和村民们喜出望外。
本以为知府大人想要强制他们将全部田地种上土豆,不想柳暗花明又一村。
紧接着,官兵道:“本府首次播种土豆,知府大人仁慈,感念村民不易,今年特意免费借给百姓土豆良种,待来年收获土豆后,再还良种给府衙。”
“土豆良种有限并非每户人家都能分到先到先得!”
此话一落,引起村民们热烈反应,原先他们觉得官府想要逼迫他们种土豆,如今一听一看,官兵完全不在意他们是否种植的模样,他们心下一热,莫非这土豆真是好物?
众人相互对望,纷纷思索着。
今日凡是他们出门遇见了人都在讨论此事,有些相熟的人家问对方要不要尝试种种土豆,一个个摆手拒绝。
有人胆小不敢尝试,有人胆大想第一个吃螃蟹,一些人家经过一夜沉思后下定决心,第二日来到官府,却见官府门外排起长队,显然许多人对免费高产的良种产生心思,他们赶紧上前排队,生怕轮到自己时没有土豆良种。
将近正午,队伍还未散去。
衙役高声道:“土豆良种分完了,所有人离开府衙。”
“什么?!这么快就分完了,我们家还没分到呢!”
“这么多人在呢,怎么这么快就没了?”
“昨日那些官兵来宣传时就说土豆良种有限,我没当回事,早知道就早些过来了。”
借到种子的百姓喜气洋洋回去,没有借到种子的百姓有些丧气,不过,今年有筒车帮忙,幽州府各地收成皆不错,所以,很多人失落回到家中看满满的米缸时,没有丧气多久又满面笑容。
土豆良种风声愈演愈烈,这股风声传到镇北侯耳中,他略微沉凝,让亲兵请郑监军前来,却见亲兵出去不久后一个人回来道:“侯爷,郑大人正在府衙处理政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