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 大周土地公 > 第682章 三大铁律

第682章 三大铁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宦海官途免费阅读 大荒经免费阅读 荡世九歌免费阅读 泥落画梁空免费阅读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免费阅读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免费阅读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免费阅读 好戏登场免费阅读 逆天开局:变身萝莉的网游世界免费阅读 长生炼器师免费阅读

岳川每天讲道,倾听琅琊城百姓的心声,同时根据讲道过程中思想碰撞迸发的灵感去修改和完善《齐民要术》。

在这个过程中,岳川终于明白为什么春秋时代的人喜欢坐而论道。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意见都会被耐心倾听,并且得到回应。

国君会坐在田埂上向老农请教耕种的经验。

不同国家的士兵会围聚在篝火旁,交流战斗的经验,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判。

孔圣人遇到两小儿辩日,也能从中感悟出道理。

岳川面对的,何止是两小儿。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异乡人甚至异国人闻讯赶来。

小小的琅琊,哪哪都是人。

那场景,跟上辈子各大区景区的黄金周一模一样。

因为西湖断桥上的游人太多,把4g信号给挤断了,所以我们更需要5g信号。

这一刻,岳川终于明白了“群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

在群众“力量”和“智慧”的灌输下,《齐民要术》也不断提高、完善。

岳川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先贤都喜欢四方云游,与其他名人坐而论道。

思想上的交锋,就如同砺剑磨刀。

论道就是磨砺,双方都充实了自己的理论,淬炼了自己的锋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

儒家没有了砺剑石,没有了磨刀石。

所以,它只能日渐腐朽、锈蚀、糟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听众们不断提出问题、问出疑惑,或者说出自己劳作中的感悟、经验和猜想。

他们就是岳川的活水,也是齐民要术的活水。

另一边,“书联”紧锣密鼓的筹划着。

确定了名称之后,琅琊各大家族开始制定“书联”的规矩、宗旨等。

他们借鉴岳川讲述的“故事”,针对故事中读书人阶层犯下的种种错误,分门别类进行修正。

比如读书人脱离最底层劳苦大众,蜕变为地主阶层,帮助统治者压迫百姓。

“书联”第一铁律:我辈读书人,不夺农田、不侵农舍、不误农时、不废农事、不伤农利。若有违背,全体成员共诛之!

诛之,是真正的诛,绝不是口诛笔伐那种嘴炮。

不要小觑了农民的血性和战斗力。

华夏民间武德最充沛的,永远是农民。

为了争水争地而爆发的械斗,无论规模还是惨烈程度,都远超同时期的正规战争。

秦国缺水,民间因争水爆发的械斗范围广、烈度高、持续长,老百姓械斗的经验无比丰富。

商鞅变法,用严刑峻法惩罚私斗,这才使得老秦人“怯于私斗、勇于公战”,把秦军打造成虎狼之师。

再比如戚继光清剿倭寇的时候,官兵腐败,卫所都烂到根子里了,戚继光愁得直挠头。

结果,戚继光发现当地民间械斗成风,尤其是义乌、金华民风彪悍非常。

最重要的是,当地穷得响叮当,老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就肯卖命。

戚继光便在当地招募民兵,编练戚家军,大破倭寇。

还有华夏禁枪令的导火索:马井格勒战役。

农民的战斗力一直都非常强。

只是历朝历代都在刻意削弱农民的战斗力,不遗余力的培养顺民。

春秋时代,读书人都是佩剑行走四方,农民也不是温顺麻木的小绵羊。

说弄死队伍中的害群之马,那肯定是弄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慕风雪影诀免费阅读 人间第一武夫免费阅读 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免费阅读 莲花楼之花花的百变阿清免费阅读 综武无限:小龙女玉蜂浆被我吸干免费阅读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免费阅读 驾驭王朝免费阅读 一品特工祸妃免费阅读 兴唐免费阅读 开局一家彩票店,全员武林高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