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对亩产的质疑(1/2)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干饭的速度。
朱雄英见状,愕然一瞬,没想到爷爷和舅公如此上心。
他随即也加快了动作,很快,一大锅铁锅炖大鹅,就被三人分食一空。
朱元璋放下碗筷,满意地摸了摸肚子,童年愿望得到满足,
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了。
“还要多谢乖孙款待,弄出这么个别开生面的吃法,否则的话,爷爷恐怕是要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了。”
朱元璋无限感慨。
朱雄英笑道:“爷爷以后要是想吃,随时欢迎过来,我也随时愿意给你做。”
朱元璋听了,老怀大慰。
下人们见三人都放下了碗筷,便端上早就晾好的茶水。
蓝玉接过茶水,却没喝,而是放在灶台上,火急火燎地问道:
“雄英,你说的那个粮食储备在哪里?”
朱元璋则没说话,放下碗筷后,他突然不着急了,端着茶水慢慢啜饮。
朱雄英笑道:“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先喝完凉茶,舒缓一下。”
朱元璋也接腔道:“是啊,既然乖孙都这样说了,那就等等。”
见皇上和外甥都这么说,蓝玉只好耐下性子,陪着朱元璋和朱雄英慢慢喝茶。
等到两人喝得差不多了,蓝玉再次出言催促。
这一次,朱雄英没有再推辞,而是对朱元璋和蓝玉说道:“爷爷,舅公,请随我来。”
朱元璋和蓝玉闻言,精神一振,起身跟着朱雄英便往院外走去。
一行三人出了府门,下人们早就把马车准备好了。
朱元璋心中一动,这小兔崽子,就等着自己跟蓝玉一步步地进套子呢!
随后,三人坐上马车,一路走街串巷,很快就来到了金陵城门口。
早就暗中得到锦衣卫吩咐的城守,只是简单地围着马车转了一圈,便下令放行。
朱雄英三人,顺利来到了金陵城外。
从繁华的金陵城到金陵城外,嘈杂的人声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寂静。
朱元璋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自己已经多久没有出过金陵城了?
那座巍峨的皇城,代表了无上的权力,却也像一座巨大的牢笼,将他困在其中。
又行进了不知多久,马车外传来朱雄英的一句声音:“到了!”
马车骤然停下,车上的帘子也被掀开,一幅陌生的景象出现在了朱元璋和蓝玉的面前。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围子,朱元璋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类似邬堡的地方。
从宋朝的时候开始,天下就一直不太平,老百姓们为了活命,
便会在当地的最强者和地主的带领下,修建许多坚固的堡垒。
这种建筑,集防御和居住为一体,有敌人来的时候,便可以躲在里面防御敌人的进攻。
只是,这种建筑多在北方存在,金陵这种地方还真是不多见。
“这里是哪里?”朱元璋开口问道。
“我放粮食的地方啊。”朱雄英轻描淡写地说道。
说着,朱雄英便率先一步向前走去。
门口几个巡逻的人看到朱雄英走过来,立刻走上来行礼:“少爷,您来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其中一人面带骄傲地说道:“少爷,这是什么话?有咱们在这里,谁敢靠近?”
随后,几人便看到了朱雄英身后的朱元璋和蓝玉,
脸上的表情下意识地紧张起来,眼里也充满了警惕,向朱雄英问道:
“少爷,这是什么人?”
朱雄英摆了摆手:“不必紧张,自己人!”
听到朱雄英的话,两人才松了一口气,把三人一起迎了进去。
进去之后,朱元璋才发现里面大不一样,和普通的邬堡不同,
里面并不是连绵不绝的民居。
而是一个个顶上尖尖的、类似茅草屋一样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上却只有一个紧锁的门,
以及一个容得下一个人手伸进去、同样紧锁的洞。
朱元璋看着这样怪异的建筑,心中不由得大奇:“这又是什么?”
朱雄英笑着说道:“这便是我存放粮食的地方。”
朱元璋闻言更加惊讶了,这种地方怎么存放粮食?
这个年代存放粮食,需要将粮食装在一个个袋子里,然后将这些袋子悬空堆放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