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产稻谷的震撼(2/2)
朱雄英将谷仓锁上。
朱元璋一愣:“乖孙,这是作甚?咱俩还没看够呢!再让咱看看!”
蓝玉也急忙道:“是啊!咱还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稻谷,再让咱看看!”
朱雄英笑道:“这么点稻谷,有甚好看?我带你们去看点更好看的。”
朱元璋和蓝玉面面相觑。
这还叫没什么好看的?
这简直太好看了!
这可是大明的未来啊!
与此同时,两人也被朱雄英话中“更好看的”给吸引了。
还有什么,能比这高产的稻谷更好看?
朱雄英带着两人继续往里走。
三人逐渐深入……
“到了,就是这里。”
朱雄英停下脚步。
“这粮仓里装的,全是小麦,产量与那些稻谷相差无几。”
说着,朱雄英随手打开一个粮仓。
朱元璋和蓝玉定睛一看,只见里面堆得满满当当,全是小麦!
光是这堆满仓库的小麦,就足以让朱元璋和蓝玉疯狂!
这一下,朱元璋和蓝玉真的要疯了!
要知道,自吴越之地有人类活动踪迹算起,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便广为流传。
越往后,这种说法流传越广。
这其中,固然有苏杭地区远比其他地区繁荣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里是整个中原王朝最重要的产粮区!
自古以来,除了中原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南方这片区域,同样是兵家必争。
从秦汉开始算起,每一任入主中原的王朝,在政权稳固后,
第一件事便是将整个南方纳入统治。
南宋为何能凭着半壁江山,熬死金国,熬死两任蒙古大汗?
便是因为整个长江以南的膏腴之地,全都掌握在大宋手里!
朱元璋为何能从南方起兵,北伐成功?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率先占领了江南这个最大的产粮区。
这里气候适宜,水路四通八达,水资源充沛,稻谷一年两熟,
大大缓解了朝廷粮食不足的窘境。
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却没有这么多水,尤其是陕甘地区,
人都不够喝,更别说需要大量水资源的水稻了。
那里根本不适合水稻生长。
人们选择另一种作物作为替代,那便是小麦。
既然是替代品,那无论在哪一方面,肯定都比不上水稻,除了种植面积……
由此可见,小麦的产量有多低。
可现在,朱雄英居然说,这些小麦的产量,可以和那些水稻相媲美?
这已经不仅仅是令人震惊了!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金陵作为国都,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
素来被称为有龙气之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是整个南方的中心,
从这里可以轻松地将整个南方的产粮区笼络在手,再对整个王朝进行输血。
这也是为何朝廷的赋税要先到京城,再由京城运往各地。
主要原因,就是别的地方没有余粮,自给自足尚且困难,更遑论支撑起一场战斗了。
“你们可知,我现在总共储备了多少粮食?”朱雄英开口问道。
朱元璋和蓝玉连忙摇头。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作物,连个参照物都没有,
如何能想象得出,朱雄英储备了多少粮食?
“恕咱眼拙,看不出来,乖孙究竟储备了多少粮食。”
紧接着,朱雄英便说出了一个令朱元璋和蓝玉瞠目结舌的数字。
“这些年,我暗中买了将近一万亩的土地,前前后后,
大概让人种了六年左右,除去一成的损耗,现在单说粮食储备的话……”
朱雄英顿了顿,缓缓开口,“足够大明两年之用!”
朱元璋和蓝玉对视一眼,脸上再次露出震惊之色。
这已经是两人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不知第几次震惊了。